2017年新疆农业大学金融市场学(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市场深度
【答案】金融市场的深度是指市场中是否存在足够大的经常交易量,可以保证某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成交量变动不会导致市价的失常波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一个有深度的失常必定要拥有相当规模的市值。
2. 第三市场
【答案】第三市场指上市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的场所进行买卖时所形成的交易市场。也就是说,如果某证券已经在正式的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但是,某些投资者为了某种目的(如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等),却将其持有的上市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的场所进行买卖,那么,这样形成的供上市证券在交易所之外进行买卖的场外市场即为第三市场。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场内市场通过证券商进行交易活动,使投资者和筹资者在证券交易中的选择机会和买卖行为受到限制,随行就市的要求常常得不到充分满足,因而要求有一种比场内二级市场更自由的三级市场存在,以满足其交易的需要。二是场内市场由于有最低佣金的规定,一些投资者和筹资者认为场内市场交易费用过高,他们自发地寻求第三市场这种交易费用更低廉的交易场所。
3. 贴水
【答案】贴水是远期汇率标价方法的一种,“升水”的对称,指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的差额。贴水用于直接标明远期外汇的实际汇率,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贴水,也即另一种货币对该种货币远期汇率升水。
由于汇率的标价方法不同,远期汇率贴水计算方法也不同。
当使用间接标价法时,其计算方法是:贴水的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数。
使用直接标价法时,其计算方法则是:贴水的远期汇率=即期汇率-贴水数。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贴水的幅度与两种货币的利率水平具有密切的关联。一般而言,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其远期汇率会贴水。此外,国际经贸走势及政治局势的变动对远期汇率的贴水也会产生影响。
4. 期货价格
【答案】期货价格是期货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商品所形成的价格。是现货价格的对称。期货价格是在期货交易所内的一系列条件保证下,通过买卖双方公平、自由竞争形成的。其形成条件包括:参加期货交易的买卖双方必须具有必要的商业信誉和一定的资本,必须通过交易所的资格审查,并通过会员组织的形式组织起来;要有交易所作依托,不能随时随地成交;供求集中,
市场透明度高;有严格的法律、规则保证。期货价格可分为开盘价、当日最高价、当日最低价、收盘价和结算价。其中,结算价是交易所根据交易日最后十秒钟期货交易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平均计算出来的,交易所依据结算价来计算每日交易双方的盈亏数额、确定保证金数额,并决定下一日价格波动的最大幅度。在大多数情况下,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一起波动。交易者常利用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上相反买卖,来回避由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期货价格反映了现货价格未来的走势,对未来的市场供求关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5. 可赎回收益率
【答案】可赎回收益率是指允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以前按某一约定的价格赎回已发行的债券。赎回收益率的计算和其他收益率相同,是计算使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价格的利率。
债券的溢价折价发行也会影响公司的赎回决策。如果债券折价较多,价格远低于赎回价格,即使市场利率下降也不会高于赎回价格,公司就不会赎回债券,也即折价债券提供了隐性赎回保护;反之,溢价债券由于发行价较高,极易被赎回。所以,对溢价债券投资者主要关注赎回收益率,而对折价债券主要关注到期收益率。
6.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答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种风险资产的均衡定价理论,最早是由夏普(Sharpe )、林特纳(Lintner )和莫森(Mossin )根据马柯威茨(Markowitz )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思想分别独立地提出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些学者还创新出套利定价理论,从而形成了资本市场均衡理论体系。所有这些模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共同的,即在资本市场中,当投资者都采用马柯威茨资产组合理论选择最优资产组合时,资产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在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中形成的。或者说,在市场均衡状态下,资产的价格是如何依风险而确定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仍是问题的核心。
该模型认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某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其贝塔值(P 值)的线性函数,即:式中,表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第
表示当市场处于均衡状i 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表示市场无风险利率;
态时,市场证券组合(market portfolio )的期望收益率,一般可以用某种市场指数(如标准普尔500指数等)的收益率来表示;表示第i 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贝塔系数,它反映了资产(或资产组合)系统风险(systematic risk)的大小。
7. 基础货币
【答案】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两者总和,前者还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基础货币通常表达为:B=R+C。式中,B 为基础货币;R 为存款货币银行(即商业银行)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准备存款与现金库存);C 为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8. 绝对购买力平价
【答案】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是购买力平价说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的基本思想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此,对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平价主要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较。
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有两个:第一,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都成立,第二,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这样,两国由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
其中,项表示权数。如果将这一物价指数
得:
这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它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表示,则有: 该式的含义是:不同国家的可贸易商品的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量时是相等的。上式变形后
二、简答题
9. 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并举例说明。
【答案】(1)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套期保值,又称“对冲”。是指在现有的一笔外汇资产或负债的基础上,为了使这笔远期外汇资产或负债以本币表示的价值避免遭受未来汇率波动的影响,而通过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或买入等额的这种外汇,即进行一笔反向、等额的外汇交易而对外汇风险进行管理的交易活动。
套期保值可以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又称“多头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又称“空头套期保值”)。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为了防止因汇率上升而引起的外汇负债的本币价值上涨,而在远期外汇市场上买入远期的该种外汇以防范风险的交易活动。卖出套期保值是指为了防止因汇率下降而引起的外汇资产的本币价值下跌,而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的该种外汇以防范风险的交易活动。进行套期保值的手段包括:外汇远期合同、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
套期保值产生的原因是汇率波动会带来的损失或不确定性,它可以将未来的本币收入或者支出提前确定下来,这样就可有效地避免外汇风险和不确定性。套期保值的交易者,是那些想要避免风险的人。
(2)套期保值的一个实例
如:某美国公司2个月后需支付100万加元,以支付进口货款。为了避免加元升值的风险,该公司向某加拿大银行购买了100万2个月远期加元,价格为0.8785US/C。这样它就把2个月后的美元进口成本提前确定了下来。2个月后,不管加元是否升值,该公司都只需向该银行支付878500美元,以取得100万加元抵付进口货款。在此期间,如果加元果然升值,该公司就可避免升值的损失;相反如果没有升值甚至发生了贬值,就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进口商毕竟利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