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814人文地理学(含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经济区具有什么特征?

【答案】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有区别于其他空间组织的特征。经济区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

从组织的角度看,经济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即区内的经济活动是属于某一类的经济活动,并且它所依赖的主要资源和要素的基础相似; 或者,经济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群体性,即它们依据经济上、技术上的联系而组成经济系统。

(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

经济区具有比较明确的空间边界,但是,如同所有的地理边界一样,经济区的空间边界也呈现出过渡性,而不是一条绝对的界线。就同类同层次的经济区而言,一个经济区在某一时间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具有排他性,即不可能有另外一个性质和层次相同的经济区与它共享这个空间。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从对外联系的角度看,经济区是开放的经济系统。其内部经济活动的存在和变化时刻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市场供需、信息传输等。同时,经济区也在对外的联系中扩散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地位。正是开放性的作用,经济区才获得了来自外部的支持和推动,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4)组合上的层次性

从经济区的概念中我们发现,任何一个经济区所占据的地理空间是有限的。所以,经济区有大小之分,这是其经济活动规模和空间规模的反映。就同类经济区而言,从空间的纵向看,经济区可以分成若干层次,且上下从属或包含,反映出它们之间在规模、经济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纵向联系; 从空间的横向看,每个层次又有若干个规模大体相当、各具特色、具有横向经济联系的经济区。

2.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型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贸易机会与技术、技能和大量外国直接投资。

②也存在对全球化可能会威胁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型国家前景的担心

如区域一体化的加强。

(2)在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条件下,政府的管理功能面临重新定位和调整

全球化需要政府发挥新的作用,需要私人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3)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中的国家来说形成基本的发展能力政策框架的建设是必要的。

3.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案】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

(2)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区域之间产业的竞争与分工; ②区域之间产业的合作; ③区域之间产业转移。

(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协调区际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经济区域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企业跨区域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企业跨区域发展在实现本企业扩张的同时对所涉及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产生刺激和推动作用,并能够密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

(6)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主要手段包括:扩大中央在欠发达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对外交流的条件; 同等条件下,优先在欠发达区域布局有区域意义的重点建设项目; 引导外资投向欠发达区域; 增加对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技开发方面的投入; 适当进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予欠发达区域财政支持。

4. 杜能圈形成机制(地租曲线)。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答案】根据设定的假设前提,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为目标的合理活动,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则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去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农场主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5. 如何判断一个经济部门的专业化水平?

【答案】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用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

(1)区位商是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

(2)专业化指数是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一个部门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6. 试述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答案】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实践应用:

(1)关于城市等级划分的研究;

(2)关于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3)关于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空间模型的研究;

(4)关于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等方面的研究;

(5)关于零售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布局、规模和空间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