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806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集聚机制
【答案】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二是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三是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2. 劳动系数
【答案】劳动系数是指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3.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答案】极化效应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产生不利的作用。涓滴效应是指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产生有利的作用。
4. 集聚因子
【答案】集聚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集聚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5. 中心地的等级
【答案】中心地的等级是指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6. 区位指向
【答案】区位指向是指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经济活动各要素在区域内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经济活动对各要素的依赖强弱不同,因而产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使其它的经济活动、各要素向这一区位集中,导致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7. 金融地理
【答案】金融地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金融地理学研究金融机构区位、金融空间系统、金融管制的空间影响、政府财政支出的区域影响等。
8. 增长极
【答案】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增长极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9. 区域分工
【答案】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为满足各自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于是,在区域之间就产生了分工。
10.中心—外围理论
【答案】中心—外围理论是上世纪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该理论认为若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则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
11.经济地理学
【答案】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多数国家地理科学系统中最发达的一门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发展和研究特征,一方面与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特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又受到地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影响。它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2.技术创新
【答案】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二、简答题
13.区域经济合作有哪些类型?
【答案】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1)行业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行业合作又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①区域性生产合作
区域性生产合作是分布于不同区域的生产企业按照相互间的原料、燃料、产品、技术、资金、设备等方面的联系组织在一起,开展合作。其中,有的是由相同的生产部门和行业的企业进行的,有的则是由相关生产部门或行业的企业进行的。
②区域性商业合作
区域性商业合作是依靠分布于各区域的商业企业与其周围的生产企业的联系,扩大进货渠道,及时了解各地的市场供求信息; 同时,在各商业企业之间实行联购分销、分购联销、相互调节、相互委托代办购销业务等,从而有利于各商业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搞活区际商品流通。
③区域性运输合作
区域性运输合作是区域之间各种运输企业为开展联合运输或综合运输而进行的合作。它的作用是通过相关运输企业的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开展联运业务,减少中转环节,从而保证准时、安全、高效地进行区域之间商品、人员等的运输,避免相互之间的不合理竞争和减少不合理运输现象。
④区域性物资合作
区域性物资合作能够使各物资企业之间互通有无,沟通区域间的物资供求信息、进行物资的合理调配,共同建立物资供应基地。这样,既有利于各企业的发展,又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区域物资市场,搞活区域之间的物资流通。
⑤区域性金融合作
区域性金融合作是区域之间各金融机构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而开展的合作。金融合作能够充分利用各区域在资金使用方面的时间差或空间差,通过各金融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信息,融通资金,发展区域金融市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⑥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
区域性综合行业合作是区域之间相关的多个部门的企业所开展的合作。它能够把分散于不同区域的资源开发、产品加工、商品运输、商品销售等经济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大大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区域全面合作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一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
①建立区域市场,推动内部各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
②联合开发资源。对各区域的自然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采取联合开发,加工增值,多方受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联合改善区域交通通讯条件。共同修建跨区域的交通干线和通讯设施,方便相互间要素流动、信息传递。
④开展资金横向融通。各区域的金融机构联合起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金融合作网,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