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23现代地理学(含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化转向

【答案】文化转向是指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2. 供给范围上限

【答案】供给范围上限是指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3. 区域经济结构

【答案】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4. 霍夫曼系数

【答案】霍夫曼系数是指霍夫曼使用了近20个国家的工业结构方面的时间序列资料,重点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5. 区位条件

【答案】区位条件是指场所所具有的条件和资质。现实中,某种类型人类活动常常在局部地点(场所)上进行而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即区位条件不同,因而其能够满足的人类活动也会不同。

6. 区域性因子

【答案】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7. 集聚因子

【答案】集聚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集聚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二、简答题

8. 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答案】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具体原因如下: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成为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9.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答案】(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韦伯在对区位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之后,选取了三个主要因子即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

②韦伯通过原料指数、区位重量,首先探讨了运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③通过综合等费线,探讨了劳动费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④最后同时考虑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运费,探讨了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评价

①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a. 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b. 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c. 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②韦伯区位论的局限性

a. 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价体系不同。

b. 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是不现实的。

c. 就工厂经营而言,可分为生计性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生计性经营往往不太考虑生产成本的场所差异,就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的影响。

d. 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这种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

e. 技术进步不仅使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的下降或者替代性材料的使用,而且使产品自身发生变化,使最适区位发生变化。

f. 交通发达程度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比重越来越小。

g. 其他诸如地域政策因素等也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的选择。

10.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答案】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 (1)产业集群形成之后,必然引发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该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

在区域内,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

(2)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快速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3)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区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换,对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1.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答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l )资源禀赋

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两大类。

①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

②经济社会资源

a. 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b. 资金是区域经济增长中完成各种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c. 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着上升趋势。

d.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了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2)资源配置能力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构成。 ①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②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