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835经济地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汽车工业空间组织变化的特点。

【答案】汽车工业空间组织变化的特点,可分为五个阶段:

(1)初始分散生产阶段

在该阶段里,由于采用手工艺生产方式为主,零部件生产非标准化,汽车生产厂往往兼具组装和零部件生产的功能。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商也需要接近组装厂,以利于及时改进、修改零部件。这个时期汽车工业空间分布特征是在特定区域内的分散,而且组装与零部件制造结合在一起。

(2)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阶段

该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和可互换性、生产过程的科学分解和操作低技能化以及流水线组装。同时,由于采用标准化生产,组装和零部件生产可以彻底分离,使组装厂的区位选择有了灵活性。在大规模生产方式采用的初期,汽车组装生产出现了短期的高度空间集中的特征。

(3)“核心—边缘”式分散阶段

由于汽车组装具有典型的市场区位倾向(零部件的体积小于整车),随着其他地区和海外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建立区域性及海外组装分厂成为采用了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汽车生产商扩张的主要策略。

(4)网络化分散阶段

由于汽车需求减缓而生产能力过剩,特别是日本汽车进入世界市场的冲击,汽车工业的竞争不断加剧。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经济以及劳动力成本变成竞争的重要因素。伴随这一变化,汽车工业空间组织进入了新的分散化阶段,即网络化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零部件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散化。

(5)网络化聚集阶段

汽车工业生产的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大汽车生产国之间的相互渗透以及它们在南美、东亚等地的大量投资。其中,尤为突出的特征是日本在北美和欧洲的投资设厂。

2. 试述“杜能圈”、辛克莱模式(“逆杜能圈”)的基木内涵。

【答案】(1)杜能圈的基本内涵

杜能圈是指在城市的周围形成的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①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自由式农业圈是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运的作物或产品。本圈大

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

②第二圈林业圈

林业圈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由于重量和体积均较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必须在城市近处种植。

③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轮作式农业圈没有休闲地,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④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谷草式农业圈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同第三圈不同的是总有一圈为休息地。

⑤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三圃式农业圈是距城市最远、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⑥第六圈畜牧业圈

畜牧业圈是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2)辛莱克模式(逆杜能圈)的基本内涵

辛克莱尔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逆杜能圈”。他指出,杜能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现在也基本同现实相吻合,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却表现出同杜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布局。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混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

3. 评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答案】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对现实工业布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就其突出特点来说,主要有: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

(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本的工业区位范畴,而发展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4. 简述企业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答案】企业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1)所问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如:在询问企业跨国扩张因素时,在发展中国家要考虑市场和成本诸影响因素,在发达国家可

能还要考虑技术因素。如果仅在选择中列出市场和成本因素,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2)问题数量应该适中

问题太多,不利于应答,甚至使应答者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影响回答的质量和回收率; 不便于综合整理和分析。所以,围绕着调查目的,所问问题应尽量集中明晰。

(3)所列问题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

凡是被调查者不可能了解或不适宜回答的问题,不应提出。

(4)尽量避免禁忌和敏感性问题

如公司内部关系的调查,不宜涉及领导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矛盾; 对跨国公司的调查,尽量避开国家间的政治敏感问题。

5. 试述经济全球化对物流业的影响。

【答案】经济全球化对物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组织形式的变化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对物流的需要,传统的运输公司地位相对下降,物流公司的其他形式迅速发展。这些形式的物流公司包括以资产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以技术为基础的物流公司、传统的运输公司和发送公司、以网络为基石出的物流公司。

(2)贸易公司的职能和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贸易公司是物流业最古老的组织形成之一,他们在原材料和产品运输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职能和影响范围也日益扩大。

(3)服务形式不断拓展

随着对物流的重视,物流的服务形式越来越丰富,物流的管理范围己扩展到包装、材料搬运、采购、生产计划、选址等众多领域。

(4)跨国零售业不断发展

零售公司进入外国市场建立新的分店,在目标市场里并购一家现有的公司,与本国公司合作在目标市场里建立分店。电了零售业由于特殊的经营方式,其销售范围很容易跨越国界,实现多国或全球销售。

6. 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

【答案】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其目的是为区外提供某些重要的产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服务于全国或大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体现出地域分工。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它的基本设想是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原则,在优势自然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域内,形成从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生产的完整生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