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人格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答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或社会性病态,是表现出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的人格特征。
2. 内驱力
【答案】(1)含义
内驱力是指迫使有机体行动的任何一种强烈的刺激。
(2)分类
①内驱力可以是与生俱来的,如饥饿、干渴、疼痛、性、排泄等,它们叫做原生内驱力,又称为一级内驱力,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与否;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如焦虑、成就、荣誉、金钱等,叫做二级内驱力。
②可以是内部的,如饥饿、恐惧等;也可以是外部的,如炎热、吵闹等。
(3)作用
一级内驱力是建构人格的基石,是所有习得的内驱力的基础和条件。二级内驱方般是由社会文化决定的,但它们和一级内驱力具有同等程度的动力作用。很显然,内驱力是一个动机概念,是人格的能量源泉。作为内驱力的刺激强度越大,内驱力越强烈,动机也越强烈。
3. 生物测量
【答案】在人格研究中,运用生物测量通常有三种方式:
(1)第一种是作为其他主要测量方法的补充。
(2)第二种方式是在假说结构中检验自我报告、行为与生理测量之间的联系。
(3)第三种运用生物测量的方式是作为自变量(预测变量)。
4. 行为评定
【答案】评定法在形式上与问卷法有些类似,都是要对给定的行为项目进行回答,但问卷由评定者对自己的心理、行为作出评价,而行为评定法则是由评定者就受测者的特征进行评估。
评定方式有文字量表式、描述评定式等。评定量表从严格意义上说与测验有差别,可以视为
一种量化观察。
5. 人格面具
【答案】人格面具本义指演员在剧中扮演某一特殊角色时所戴的面具。后演化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某种角色,即人格。在荣格的心理学中,指一个人扮演某种角色性格公开展示给人的印象,以便取得社会的承认,但这种性格并不一定是他本人的。
6. 情结
【答案】(1)含义
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术语。荣格首先提出。指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中的情绪、思想、知觉和记忆的群集。常以某些具有意义的个人为核心,如父亲或母亲;或以某些有意义的对象为核心,如金钱。
(2)作用及影响
具有磁性作用,可使许多有关的经验附着于其上,具有强大的能量,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极大影响。荣格认为,人人都有情结,只是在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等方面不同。
7. 词汇假说
【答案】大五因素源于高尔顿首先提出的词汇假说,即凡是重要的个体差异在其自然语言中一定有相应的词汇来表示。高登伯格(Goldberg )认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圈内的人,经过长时间的生活经验,应该早已确定了人们在人格的哪些重要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并在其自然语言中存在大量描述这些个体差异的词汇。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词汇,就可以找到描述人格的基本维度或特质。
8. 反向作用
【答案】反向作用是指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被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但个体唯恐自己仍会做出,于是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即把不能被别人或社会所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它们的反面,使之成为可以接受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是一种压抑过程。
9. 宗教紧张
【答案】指存在于人格中的一种焦虑倾向。它植根于人类的本性之中,人们每时每刻都会体验到。它是保证个体存在,促使人格不断变化、完善的动力因素。
10.人格
【答案】人格也称“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格具有下列特征:
(1)整体性。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队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在一个真实的人身上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独特性。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差异。
(3)稳定性。主要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人格既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又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4)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但人特有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
二、简答题
11.阐述人格与文化交互作用论。
【答案】林顿和卡丁纳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他们在批判和继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鲍亚士的人格文化决定论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成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理论强调了人格在文化创造和变迁中的能动作用,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创造者。
(1)文化与制度
①文化
a. 定义
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化规范,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技术,以及对待出生、成长、发展、衰老、死亡的习惯化的态度等等。当这些规范、技术、态度具有持续性、传播性就是文化。
b. 任何社会中,文化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家庭组织、血缘、规范、凝聚力、生活目标等。 c. 功能
文化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 d. 作用
文化一方面促使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许多限制,制约个体的发展。 ②制度
a. 定义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思想或行为相对固定的模式。对它违背或偏离就会导致个人或团体内部的失调。
b. 种类
卡丁纳把制度区分为初级制度和次级制度。初级制度是塑造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结构的基础,包括家庭组织、群体结构、基本规范、哺乳方式、对小孩的关怀或忽视、大便训练、性的禁忌、谋生技能等。次级制度是基本人格结构的投射物,包括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仪式、禁忌系统、思维方式以及一些相关的技术。
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的关系:初级制度是个人在童年期时就必须面临的基本规范,对初级制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