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略论建国以来党探索“三农”问题的历程及启示

关键词: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问题,探索和启示

  摘要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简言之,即农业基础脆弱、农村落后、农民贫困问题。这主要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我国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的国情、农情决定的。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经受了不少的挫折,发生过很多次失误,有着沉痛的历史教训。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最先改革的是农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最大的是农民,然而目前困难最大、生活最苦的仍是农民!"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瓶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三农"。"三农"问题解决之日,便是我国现代化实现之时!笔者选择这一主题,试着站在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进行梳理,以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解决该问题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中,主要从宏观的历史角度阐明了"三农"问题的提出及界定,对为什么选择建国以来这一时段做了较详细的说明,并明确提出笔者的选题意义和论文特点。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分两个大阶段、五个小阶段,按时间顺序重点阐述了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总结了探索的主要成就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纵观党的探索历程可以看出,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很重视"三农"问题,曾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做出过不少正确的决策,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为何时至今日"三农"仍是个难解之题?除了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情外,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制约因素很多;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难度还很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并特别分析了农民负担重的内因。 第三部分分别从四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建国以来党探索"三农"问题的主要经验教训。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逐渐形成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共识,并站在新的视角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从政策、法制、财政等多个层面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训方面,着重从党在处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党的工作方式,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党的宗旨四个方面曾经有过失误展开论述。 第四部分主要从政策和价值取向的角度出发,总结了建国以来党探索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启示: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要深化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必须保持"三农"政策的正确性、一贯性和有效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最后得出结论:"三农"问题既是个历史问题,又是个现实问题;既是"三农"问题,又绝非仅"三农"问题;既是个难点、重点和焦点问题,又是个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解决的迫切问题。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以近两年取得的成绩为平台,立足于重农、为农,从多个环节入手,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社会效益和最小的代价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最终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