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素质教育的实施,正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展开的。21世纪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持什么样的人才标准?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为了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必修课的内容中安排了适当的探究性和研究性课题。而在它们的评价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注重用发展的眼光和整体的目光去分析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尽量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那么,如何才能在我们的数学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中有效的发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激励学生"的评价功能呢?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获得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对即将成为小学教师的中师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将教学活动与教学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具备一定的数学教育教学研究能力。针对中师近来开展的数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构建中师学生评价指标必须跳出:"量化打分"模式的圈子,回归到学生本身上来,明确培养身心两健,有创新能力人才这个主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师学生评价的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当前在中师数学探究性学习中评价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只重研究的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第二,在进行量化评价的过程中混合一些定性评价,但这种定性评价只是对学习结果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忽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第三,有些则采取完全放任,让学生自己开展探究性学习,至于质量完全不管不问。第四,孤立、急促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品,而忽视对学生学业成长进行连续观察的情景式评价。 第二部分是探索如何构建以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中师数学探究性学习学生评价指标的内容,探索其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后现代主义学习理论等。现实依据主要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的要求,新的教育理念及小学素质教育的要求等几方面去谈。 第三部分阐述以创新能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中师数学探究性学习学生评价指标的构想。通过自己在中师探究性教学活动中的尝试与实践,主要从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中师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和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新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来构建评价指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