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886国际政治学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军控和裁军
【答案】在消除核武器的问题上,有“军控”和“裁军”两个概念(在国际学术界,这两个词常常连在一起用,表述为arms control and disarmament)。一般来说,军控不仅指减少军备,而且指更温和的措施,如冻结现有的军备水平,规定未来某种武器的最高限额,以及对某些武器的发展、使用、部署进行限制等; 而裁军则是指消除军备。在汉语里,“栽军”通常是指裁减军备,而在英语中,减少军各通常被称为“军控”而不是“裁军”。当然,英语的表述也有“全面彻底裁军”(general and complete disarmament)的说法,似乎又表明单讲disarmament 并不是完全彻底的。就具体条约而言,完全禁比某种武器的条约,如禁比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条约,通常被称为裁军条约,而其他的限制军备(包括减少军备)的条约,则都算是军控条约。总之,这两个概念有区别的一面,亦有关联的一而。由于军控与裁军两个概念常常连用,因此没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太严格的区分。
2. 石油危机
【答案】石油危机是指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的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3. 可持续发展
【答案】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说有两个基本点:①人类要继续发展; ②人类的发展必须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要给后代人留下可供其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换言之,就是要给后代人留下一个安全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持续发展,就是要把生态、经济与社会统一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 无核武器世界
【答案】无核武器世界是指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一个设想。奥巴马的“无核武器世界论”
主张主要包括:①美国采取实质性行动,致力于无核武器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为此,美国将结束冷战思维,减少核武器在美国安全战略中的作用; ②立印与俄罗斯谈判,新《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在2011年2月正式生效,取代于2009年12月5日到期的条约; ③迅速采取措施批准《全面禁比核武器试验条约》; ④寻求一项可核实的停止生产裂变材料的国际条约; ⑤推动国际民用核能合作,促进国际核燃料库概念; ⑥在四年内在全球回收不处于有效监管的核材料; ⑦明年在美国召集世界核安全峰会等。
5. 理性行为体模式
【答案】理性行为体模式是指国家或政府的对外诀策,都是从国家对外政策目标出发作出的选择的一种对外决策的形式。这种选择符合国家的利益,国家能够从中得到好处,因而是合理的。这种模式的假定是:国家是谋求其利益最大化的整体一致的行为体,其行为是合理地权衡各种选择的代价与利益的结果。事实上,正因为人们假定国家的行为是以一种有目的和聪明的方式,因此有关对外政策的分析才成为可能的事情。
6. 权力
【答案】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就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体对其他行为体实施影响的能力。这种影响的实现既有平和的积极诱导,也有运用强制的消极威胁; 既包括“合法”的影响,诸如依据国际法行事,也包括非法的影响,诸如实施公然的侵略; 既包括“软”权力方式,也包括“硬”权力方式。实际上,在国际政治中,人们在多数情况下所看到的权力,所表现的主要是实施强制性影响的能力。
7. 公共外交
【答案】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情况和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本国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善意的行为和话语赢取别国民心的一种外交形式。这种外交的宗旨是通过塑造本国良好形象和改变他国政府与人民看法的方式来推动本国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其形式包括对外援助、人员互访、信息交流、文化传播和媒体宣传等。
8. 经济制裁
【答案】经济制裁指一国或数国对破坏国际义务、条约和协定的国家在经济上采取的惩罚性措施。常常被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利用作为打击、削弱其他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手段。经济制栽最初是战争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削弱敌对国家的经济实力,进而削弱敌国的作战能力。
9.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答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12月9-}10日,第46届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经过两天辩论,通过并草签了《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是对《罗马条约》的修订,它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1992年2月7日欧共体12国外长和财政部长正式签订了该条约。该条约规定,在欧盟内部要求实现资本的自由流通,真正实现统一市场,并使经济政策完美地协调起来。条约规定:最迟于1999年1月18日在欧共体内发行统一货币,实行共同的对外与防务政策,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
10.日常决策与危机决策
【答案】①“日常决策”是指决策机关通过标准的决策程序,按部就班进行的决策。国家的绝大多数对外决策是属于这种类型。参与这种决策的政府机构可能存在意见冲突,它们通常是按照日常的决策程序进行讨价还价,最终作出决定。②“危机决策”,是指国家在危机时刻进行的特殊决策。这种决策关系重大,但并小常见。危机决策的特点是:a. 出现了具有高度威胁或可能产生高度威胁的情况; b. 形势紧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作出决策; c. 由范围很小的最高对外决策机构作出决定。
二、简答题
11.简述肯尼斯·华尔兹的“越多可能越好”命题的内容。
【答案】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思·华尔兹针对核扩散问题就提出了一个“越多可能越好”的命题。华尔兹的命题包括5个要点:
(1)核武器是在传播(spread )而不是在扩散(proliferate ,此词亦有“增殖”的意思,“核扩散”概念用的就是这个词),只有在核武器国家纵向地增大其核武库的时候,才算是核扩散(增殖);
(2)核武器在横向传播的时候只能是很缓慢的,这种慢速对于变幻不定的国际条件来说无论如何都是幸运的;
(3)缓慢的传播比不传播和快速传播都好;
(4)新的核武器国家会感到核武器加给它们的约束,从而具有责任感;
(5)随着国家的威慑与防卫能力的增强,战争的可能性将下降,负责任地运用核武器将使战争很难发生。
总之,华尔兹认为核扩散可以使国际关系更稳定。
12.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应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案】国家主权的基本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的最高统治权
对内的最高统治权即国家对其领土内的一切人或事物以及领土以外的本国人实行最高的统治权。这是国际法己经确认的属地优越权和属人优越权的具体体现。
(2)对外的独立平等权
对外的独立平等权即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排除任何外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