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846食品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核区。

【答案】核区,又称核质体区、拟核或核基因组等,是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的原始细胞核。

2. 细胞膜。

【答案】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的一层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柔软、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

3. 遗传。

【答案】遗传是指生物的上一代将自己的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它具有极其稳定的特性。

4. 磁小体。

【答案】磁小体是指存在于少数水生螺菌属和嗜胆球菌属等趋磁细菌中的颗粒物质,其大小均匀,数目不等,形状为平截八面体、平行六面体或六棱柱等,

成分为

活。

5. 外生菌根。

【答案】外生菌根是指在真菌与植物共生体中,菌丝主要长在根表,并交织成致密网状套称作菌套的结构,具有类似根毛的功能。外生菌根主要由担子菌形成。

6. 微生物分类学。

【答案】微生物分类学是指研究微生物分类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科学。内容涉及三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的组成部分:分类、命名和鉴定。

7. 单细胞蛋白。

【答案】单细胞蛋白是指可用工业方法大量生产的微生物细胞蛋白,尤其是酵母菌蛋白,由于单细胞蛋白可用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源或尿素通过微生物代谢而产生,故对补充动物和人类蛋白质(食品、饲料、饵料)有重大的意义。

外有一层磷脂、蛋白或糖蛋白膜包裹,无毒,具有导向功能,解鞭毛引导细菌向最有利于的泥、水界面微氧环境生

8. 细菌沥滤(细菌冶金)。

【答案】细菌沥滤(细菌冶金)是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进行氧化,使它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石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等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9. 蒂痕。

【答案】蒂痕是酵母芽殖形成的子细胞上与母细胞相连处留下与芽痕相应的痕迹。

10.异养微生物

【答案】异养微生物是指只能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

11.氮源。

【答案】氮源是指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

12.表型和基因型

【答案】(1)表型(phenotype ),又称“表现型”,是某一种生物具有的自然特征,即一个生物体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的特征,是某一遗传型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的性状总和。

(2)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在杂交试验中,专指所研究的、与分离现象有关的基因组合。基因型一般不能直接看到,需要通过杂交(测交)试验从表现型来推知。

二、简答题

13.何谓五界系统?它有何优缺点?

【答案】(1)五界系统的定义:

五界系统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以及原核生物界。它是R.H.Whittaker 于1969年提出的。

(2五界系统的优点:

五界学说,以纵向显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的三大进化阶段,而以横向显示光合营养、吸收式营养和摄食式营养这三大进化方向。

(3五界系统的缺点:

五界系统不包括病毒界。

14.为什么微生物学比动、植物学起步晚,但却发展非常迅速?

【答案】微生物学比动、植物学起步晚,但却发展非常迅速,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不具备的生物学特性;

(2)微生物具有其他生物共有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微生物个体小、结构简单、生长周期短,易大量培养,易变异,重复性强等优势,十分

易于操作。

动、植物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及技术方法的限制而相对发展缓慢。微生物的广泛的应用性,能迅速地符合现代学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15.食品为何易发生霉腐?如何预防?

【答案】(1)食品发生霉腐的原因:

微生物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极短,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形成极大数量的群体,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以及食物所提供的营养物质条件下,微生物极易大量繁殖从而引起食物变质。

(2)防止食物变质的主要措施有:

①低温,利用以下的各种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加入除氧剂等方法,使需氧微生物不能真长生长; ②缺氧,可采用抽真空、充氮气或

③干燥,采用晒干、烘干或红外线干燥等方法对粮食、食品等进行干燥保藏,防止它们霉腐;

④高渗,通过盐腌和糖渍等高渗形成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达到保存食物的目的; ⑤高酸度,利用乳酸菌的厌氧发酵是新鲜蔬菜产生大量乳酸,以抑制杂菌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

⑥高醇度,用白酒或黄酒保存食物;

⑦加防腐剂。

16.病毒的一般大小如何?试说明病毒的典型构造。

【答案】(1)病毒的大小: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小颗粒,它们直径多数为100nm (20〜200nm )左右,必须借助电镜观察病毒的形态和精确测定其大小。最大病毒是直径为200nm 的牛疸苗病毒;最小病毒之一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其直径仅为28nm 。

(2)病毒的典型构造:病毒的典型构造由里到外依次为:核心、衣壳、包膜和刺突。其中,核心为病毒的基因组,衣壳由蛋白质构成,核心和衣壳合称为核衣壳;包膜为类脂双层膜,只存在较复杂的病毒中。

17.为什么秋天、冬天容易栽培平菇?

【答案】秋天之所以容易栽培平菇是因为秋冬病虫害少平菇子实体形成温度比菌丝生长温度要低,当菇床菌丝长满以后,适当降温(秋冬天降温容易),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

18.生长因子包括哪些化合物?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分几类?举例说明之。

【答案】(1)生长因子是: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它的需要量一般很少。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留醇、胺类、C4〜C6的分枝或直链脂肪酸,以及需要量较大的氨基酸;而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2)各种微生物与生长因子的关系可分以下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