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618文学基础知识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从《小径分岔的花园》看博尔赫斯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答案】(1)博尔赫斯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网
在博尔赫斯众多的短篇小说中最能反映他的时间观的是《小径分岔的花园》。在这篇小说里,博尔赫斯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衍生、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每个人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每个人在宇宙中都是一个点。而时间的线是由点组成的,由线而编织成时间的网,作为时间的一个点在做直线运动时,无疑与另外的一个点所形成的时间线或接近、交叉、平行,或隔断,但在某个时间里,这一个点与另一个点的直线运动发生交叉、产生矛盾和冲突。
(2)时间是无限连续的,又是永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形成一条时间线并存
时间是无限连续的,又是永恒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形成一条时间线,三者同时并存。这是博尔赫斯迷宫时间结构的另一层面。为了阐述这种时间线,博尔赫斯引用了《古兰经》第二章259节的一段文字。博尔赫斯受启发杜撰了一篇奇特、有趣的小说《秘密的奇迹》,这篇小说以主人公拉迪克被德国秘密警察处死前夕的心态为起点展开。为了在死前完成他的诗剧《敌人们》,他向上帝要求给予他一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工作。上帝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他创造了一个秘密的奇迹。当敌人的“所有武器伸向拉迪克,但是那些要杀他的人却一动不动。上士的胳膊举在半空,停在那里”,就在敌人下达命令到枪响起的一瞬间,在拉迪克的思想里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剧作。拉迪克最后被处死,但在他的主观时间里却赢得了一年的时间,而客观时间并未有丝毫的加快或减慢。因此,在同一时间里拉迪克经历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三种状态,它是在上帝的安排下才完成的。
(3)博尔赫斯认为时间是一个圆,在圆的轨道上,现在重复着过去,永无止境
博尔赫斯迷宫时间的另一组成部分是时间的循环,他认为时间是一个圆,在圆的轨道上,现在重复着过去,永无止境。“历史是个圆圈,天下无新事,过去发生的一切将来还会发生。”历史在无意义地兜着圈子。这种时间的循环既表现在事物的重复上,也体现生命的轮回上。除了生死的交替之外,行为的重复也是一种生命的轮回形式。博尔赫斯的时间循环观点是否受到了叔本华时空观的影响,这还很难断言,但他是不赞成叔本华的时间观的。他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中这样写道:“您的祖先跟牛顿和叔本华不同的地方是他认为时间没有同一性和绝对性。”此外,博尔赫斯对时间的有限与无限也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时间也是无限的,同时它们又
是有限的。博尔赫斯的空间观是如此,他的时间观亦然。这种有限与无限的时空观是合乎辩证法的,但在他的时间观上也有很唯心主义的东西,如过去、现在和将来同时并存的时间线的形成仰仗于上帝,上帝才创造了这种时间,这无疑是唯心主义。
2. 如何评价古典主义理性原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答案】(1)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肯定人的理性,有其进步意义
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说过:“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这里所说的理性与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思想密切相关。笛卡儿在哲学上是个二元论者,他认为:人人都有判断事物、辨别真伪的能力,即良知,它先于感性而存在,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实践的标准。笛卡儿的唯理主义肯定人的理性,反对宗教的神权和蒙昧主义,有其进步意义。
(2)古典主义理性原则使戏剧艺术趋向严谨、规整,束缚了作家的想象力
笛卡儿还主张人们应该用理性克制个人情欲。笛卡儿的哲学反映了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也代表了从混乱走向统一的时代趋势。他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古典主义文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古典主义者或写理智对感情的胜利,或对丧失理性、情欲泛滥的人物加以谴责,或对不合理性的封建思想、风俗礼教加以嘲笑。古典主义这种崇尚理性的特点,要求创作有规范,要求作品思想明晰,描写逼真,构思精密,语言规范,使戏剧艺术趋向严谨、规整,然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想象力。
3. 怎么理解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答案】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1)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反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它所建立起来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并未真正实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浪漫主义思潮包含着对革命胜利的激情和对革命后现实的失望。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迅速,很快席卷了欧洲大多数国家,一时成为文学的主流。
(2)浪漫主义是对统治文坛二百年之久的古典主义的反拨
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日渐成为束缚创作的教条。新一代作家们开启情感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了有力的冲击。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便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在思想上,浪漫主义作家是启蒙运动的继承者。就文学的传承关系而言,英国的墓园派诗歌、哥特式小说和感伤主义文学,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法国卢梭“回归自然”的追求,都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许多特点的形成。
4. 从《高老头》看《人间喜剧》的总体特征。
【答案】1834年发表的《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方面,在体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
(1)《高老头》着重揭露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一个高攀贵族,跳进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多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这是一对典型的资产阶级荡妇。她们出嫁的时候,每人得到80万法郎的陪嫁,所以对高老头极尽奉承体贴之能事。但是,不久高老头就被撵出了女儿家的大门,在伏盖公寓里过着穷酸的生活。高老头之死是这幕家庭丑剧的高潮。高老头死前想见女儿,哭天喊地,但也枉然,这才使他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的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父亲轴心”无情地被“金钱轴心”代替了。女儿们“为了参加跳舞会,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一个囊空如洗的父亲无异于一个被榨干的柠檬,对于骄奢淫逸的女儿还有什么意义呢?
(2)《高老头》还多方面地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累累罪恶
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培养肮脏灵魂的大温床。无论在“上流社会”还是在下层公寓,极端利己主义的冰水淹没了一切道德原则,金钱像一只巨掌,牵着无数木偶,在社会舞台上各尽其能地进行着丑恶的表演。因觊觎高里奥的财产,伏盖太太竞乔装打扮,媚态百出;由于贪图3000法郎收入,米旭诺和波阿莱成了官方的密探,对伏脱冷暗下毒手;为了获得20万法郎,伏脱冷巧设陷阱,杀害了泰伊番的独子;纽沁根大耍无赖手段,鲸吞妻子的全部钱财;拉斯蒂涅则以他眼前的“英雄”们为榜样,亦步亦趋,在社会这个大泥坑里越陷越深,明知“入了地狱”,还决心要“跳下去“拼一拼”。《高老头》里百丑献技,群魔乱舞,演出了触目惊心的场面,散发着令人室息的铜臭味。
5. 说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答案】(1)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
文艺复兴是约14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面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2)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用人性反对神权
中世纪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并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表;而人则是渺小的,只能忠顺地听任神的摆布,当神的奴仆。人文主义者用“人性”来反对神权。他们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