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武汉大学文学院839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说明存在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文学的影响。

【答案】(1)存在主义成为战后文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各流派多受其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加深了西方的精神危机,萨特等人的旨在摆脱困境寻找出路的存在主义哲学成为战后文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各种流派大多受其影响。这个时期的文学,在继续着前期文学的叛逆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特点。对现实的否定更加彻底,但并未放弃走出困境的努力;从内向化、梦幻化的神秘倾向,转为直面荒诞的世界和荒诞的人生;悲观色彩更加浓郁,哲理思考也更加深入;对形式的追求更加热衷,认为形式即内容,内容即形式,二者为一有机整体。这些特点,在各流派中表现不尽相同。

(2)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着力于开掘哲理深度

狭义的存在主义文学,是指由存在主义哲学家创作的、直接体现存在主义观点的文学。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法国,随后逐渐流行于欧美。它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以及人的失落、异化、孤独、焦虑等情绪,较准确地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同时,它也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而着力于开掘哲理的深度。这一派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等。

2. 怎样理解“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说?

【答案】(1)莎士比亚永远是文学界、学术界乃至出版界永恒的主题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亚永远是文学界、学术界乃至出版界永恒的主题。他的戏剧和诗歌创作,都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被认为是英语文学的典范。四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不断被整理、翻译、上演、评论,据统计,它们所涉及的语种仅次于《圣经》。后世的许多作家,都对莎士比亚怀有一种高不可及的感叹。比如歌德就曾经告诫埃克曼:“我们还是不要讨论莎士比亚,一切提到他的话都是不够充分的……对于他的伟大心灵来说,舞台是太狭隘了。”他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语,更集中表述了后人对莎翁既崇拜又难以彻底解读的复杂心境。20世纪的T.S. 艾略特也认为要谈论莎士比亚,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正确。

(2)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活动,构成了“莎士比亚问题”

莎士比亚的作品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存。在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就已经基本上是其剧作的全集。但是关于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却没有太多的记载。也许正是因此,始终有人怀疑莎士比亚是否真的存在过。从而构成了所谓的“莎士比亚问题”。无论是理论家还是普通的欣赏者,

都可以看到一个“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但是后世西方的喜剧创作,事实上更多效法的是莫里哀,而不是莎士比亚。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确实与文艺复兴时期独特的精神氛围相关,而那氛围,已是不可重复的。

3. 怎么理解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答案】浪漫主义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响”和“对古典主义的反拨”。

(1)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反响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在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它所建立起来的“理性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并未真正实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浪漫主义思潮包含着对革命胜利的激情和对革命后现实的失望。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迅速,很快席卷了欧洲大多数国家,一时成为文学的主流。

(2)浪漫主义是对统治文坛二百年之久的古典主义的反拨

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日渐成为束缚创作的教条。新一代作家们开启情感的闸门,展开想象的翅膀,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了有力的冲击。浓重的感情色彩,自由的理想抒发,强烈的个性张扬,便成为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在思想上,浪漫主义作家是启蒙运动的继承者。就文学的传承关系而言,英国的墓园派诗歌、哥特式小说和感伤主义文学,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法国卢梭“回归自然”的追求,都直接影响了浪漫主义文学许多特点的形成。

4. 世俗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答案】(1)骑士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①骑士文学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特征

中世纪的骑士文学,表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精神特征,也是世俗的贵族阶级文学的主要成就。西欧到了十一二世纪,封建制度已经完全确立,封建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这种情况使他们要求在基督教文化之外,还要有更直接更具体地反映自己阶级意识的文化。这种封建主阶级的文化,在他们的文学——骑士文学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②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骑士抒情诗的发源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普罗旺斯的骑士抒情诗在艺术方面受到民间诗歌很大影响,但内容则是描写骑士们的“风雅的爱情”,主要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骑士抒情诗数量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

③骑士抒情诗注重心理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诗律新颖多样,对后来欧洲诗歌发展有一定影响

由于骑士抒情诗全都是歌颂“风雅的爱情”,后来流于千篇一律。不过它和宗教文学不同,写的是现世的生活,而且注重心理描写,语言也形象生动,诗律新颖多样,这些对后来欧洲诗歌的

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叙事诗一般都比较长,内容是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情,写他们为获得荣誉和博得贵妇人的青睐,除妖驱魔、降龙伏虎,进行各种冒险的事迹;有时也写他们为了护教而征讨异教徒。骑士叙事诗缺乏历史或现实上的根据,大多出自诗人的虚构。诗中的离奇情节和冒险精神,同十字军东征时的宗教狂热和阿拉伯传说的影响有关,但根本原因是由于骑士精神脱离实际。所以,骑士文学作品就只能在虚幻的故事中表现骑士精神。

(2)城市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①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讽刺和揭露

10世纪至11世纪,欧洲各国出现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城市文学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取材于日常的现实生活,内容主要是对僧侣和封建主进行讽刺和揭露,因此最富于现实性,语言也极其生动,深受群众欢迎。在文学样式上,城市文学也有新的创造,像韵文故事和讽刺叙事诗都是新的体裁。作者主要是城市里的街头说唱者。城市文学的内容一般都是讽刺性的,讽刺的对象是专横的贵族、贪婪的教士和凶暴的骑士,特别是教士经常成为嘲笑的对象。也有的城市文学作品以赞扬市民和农民的机智为内容。

②寓意和讽刺的风格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

关于列那狐的故事诗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大约在9世纪至10世纪时,法国广泛流传着动物故事。12世纪后,形成一批以狐狸为中心形象的故事诗。14世纪中叶,它们又被连缀成三万多行的长篇巨著,在西欧各国广泛流传。《列那狐故事》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形象描绘,反映出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每一种动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这种寓意和讽刺的风格,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是中世纪城市文学中另一部重要作品。长诗分上下两部,分属两个不同的作者,也表现了不同的思想倾向。上部是骑士文学的仿作,用隐喻的手法写一个爱情故事。

③市民抒情诗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的思想情绪

13世纪以后,市民抒情诗也出现了,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吕特勃夫和维庸。他们的诗歌反映了城市下层人民的思想情绪。

④中世纪戏剧的发展繁荣对文艺复兴和17世纪欧洲戏剧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城市戏剧在14世纪发展起来。城市戏剧是在中世纪的人民杂耍表演与宗教奇迹剧、神秘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剧种有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道德剧的内容是劝善惩恶,人物是寓意性的,把抽象的观念拟人化。

傻子剧是通过人物装傻来讽刺贵族和教士,指摘时弊。笑剧是城市戏剧中现实意义最强的一种。其特点是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充满戏谴和嘲弄,生气勃勃,内容丰富,深受群众欢迎。最著名的笑剧是法国的《巴特兰律师》。作者赞扬了巴特兰的狡猾和羊倌的智慧。剧中把狡猾和诈术作为好品质加以赞扬,反映了笑剧作者的市民阶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