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货币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包括宏观经济最终目标、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中间目标)及货币政策操作技巧的总和。货币政策按其执行主体的不同范围,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 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制定的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 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 即现代通常意义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 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在现代经济社会, 市场经济运行始终与货币流通和资金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覆盖整个社会, 其中包括货币流通状况、货币供应与信用总量増长速度, 以及结构比例等, 对各项经济活动和整体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以调控货币流通、货币供应和信用规模为中心内容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是总体性的和全方位的, 突出表现为:(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 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 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经济增长。

2. 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答案】抵押支持证券是一种标准化的债务证券,它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将高风险抵押贷款打包,并量化其违约风险,从而为这些抵押贷款提供一种新的融资来源。

3. 回报率(rate of return)

【答案】回报率是指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同投资总额的比率。决定回报率的因素主要有利率、期限和购买价格。一般来说,回报率是投资者在购买投资品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从t 时刻到t+1时刻持有债券的收益率可以写为

其中,RET=从t 时刻到t+1时刻持有债券的回报率,

格,C=息票利息支付额,上面等式可以被写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当期收益率(息票利息除以购买价格):

时刻债券的价格,时刻债券的价

第二部分是资本利得率,或者债券价格相对于初始购买价格的变动:

其中g=资本收益率。那么,上述等式可以被改写成:

这表明债券回报率等于当期收益率加上资本利得率。

4. 准备金制度(reserve requirements)

【答案】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是指央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 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央行。

5. 贸易余额(trade balance)

【答案】贸易余额即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是衡量一国实际资源的转让、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的重 要依据。对许多国家来说,贸易收支在全部国际收支中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可以把贸易差额作为国际收支的近似代表。贸易收支差额分析可以综合反映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和状况,反映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所以即使对于资本账户比重很大的国

,都十分重视贸易收支差额分析。 家(如美国)

6. 现期贴现值(present discounted value)

【答案】现期贴现值就是当单利为i 时,n 年以后收到的1美元在现在的价值:未来1美元的现值=

二、简答题

7. 简单评价利率平价说。

【答案】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 他认为汇率波动由两国利率水平差价决定, 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 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 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为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抛补利率平价和非抛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 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 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 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

对利率平价说的评价主要有三点:

(1)利率平价说的研究角度从商品流动转移到资金流动, 指出了汇率与利率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这对于正确认识外汇市场上, 尤其是资金流动问题非常突出的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形成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与其他的汇率决定理论的成立条件不同, 资金流动是非常迅速而频繁的, 这使得利率平价(主要是抛补的利率平价)能够较好的始终成立, 从而在分析中运用得特别广泛。

(2)同购买力平价说一样, 利率平价说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 而只是描述了汇率与

利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汇率与利率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不仅利率的差异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 汇率的改变也会通过资金流动而影响不同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进而影响到利率。更为重要的是, 利率和汇率可能受更为基本的因素(例如货币供求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利率平价只是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利率与汇率两者间的联系。因此, 利率平价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之间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它常常被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式而运用在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

(3)利率平价说具有特别的实践价值。对于利率与汇率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由于利率的变动是非常迅速的, 同时利率又可对汇率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 这就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灵活的调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即培育一个发达的、有效率的货币市场, 在货币市场上利用利率尤其是短期利率的变动以对汇率进行调节。例如, 当市场存在着对本币贬值的预期时, 就可以相应的提高本国利率以抵消这一贬值预期对外汇市场的压力, 维持汇率

的稳定。

8. 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答案】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愿望或动机。

人们如果以货币以外的其他形式来持有财富, 会带来收益, 例如, 以债券形式持有, 会有利息收入, 以股票形式持有, 会有股息或红利收入, 以房产形式持有, 会有租金收入等等。按照凯恩斯的观点, 人们储存货币是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支出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收入, 收入越高, 交易数量越大, 为应付日常支出所需要的货币量就越多。因此, 出于交易动机所需的货币量是收入的函数。

(2)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谨慎动机产生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这一部分所需的货币主要决定于人们对意外事件的看法, 从整个社会来看, 这部分货币量和收入密切相关。因此, 出于谨慎动机所需的货币量大致也是收入的函数。

(3)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认为, 人们保有货币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 还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

因此, 如果用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引起的全部货币需求量, 表示投机动机所引起的全部货币需求量, 用Y 表示收入, r 表示利率, 这种货币需求和收入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因此人们持有货币的理由是, 货币最具有流动性, 有货币在手, 则机动灵活;放弃货币也就是放弃机动灵活。由这个判断出发, 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 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 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 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 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三、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