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 (1995年)

A.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 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答案】B

【解析】我国当前的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宄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2.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

A. 实用主义教育学

B. 文化教育学

C. 实验教育学

D. 批判教育学

【答案】A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 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

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3. 新教育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 英国人雷迪创办了阿博茨霍姆乡村寄宿学校

B. 法国人德莫林创办了罗歇斯学校

C. 德国人利茨创办了乡村寄宿学校

D.1912年国际新教育联盟在瑞士成立

【答案】A

【解析】1889年,英国教育家雷迪在英格兰德比郡创办的阿博茨霍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

,形成了“乡村之家运动”新教育运动的开始。而德国人利茨创办的“乡村寄宿学校”。法国人德

莫林创办的罗歇斯学校有“运动学校”之称。

4. 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的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 ”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活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

A. 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 设身处地,丛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 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 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估计人际行为后果

【答案】B

【解析】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首创。体谅模式认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认为教育即学会关心。

5.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是指( )。

A 礼乐

B. 礼法

C. 仁义

D. 天理

【答案】C

【解析】韩愈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古文典籍和儒家经典。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联,构成了教师的任务。

6. 要求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 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 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薪棒的法案是( )。

A. 《基佐法案》

B. 《费里法案》

C. 《费舍法案》

D. 《福斯特法》

【答案】A

【解析】1833年颁布的《基佐法案》规定:①政府与教会应携手发展初等教育; ②公、私立学校应实施相似的道德与宗教教育; ③扩大初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凡具有相应知识水平、并向地方行政长官递交由三位咨议官签署的德行证明书且年满18岁的法国公民,皆可开设私立初等学校; ④在法国每一区内须设初级小学一所,超过六千人的城市则须设高级小学一所; 地方有权征收特别教育税款作为教育经费; ⑤坚持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师范教育的训练,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

7. 下列选项中不是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陆续出现的各类教育机构的是( )。

A. 昆它布

B. 学馆

C. 座堂学校

D. 图书馆

【答案】C

【解析】伊斯兰教创立之前阿拉伯地区还处于蒙昧时期。伊斯兰政权建立后,阿拉伯地区陆续出现了各类教育机构:①昆它布,一种简陋的初级教育场所,通常是教师在家招收少量学生,教简单的读写。②宫廷学校,在楼马王朝初年,教育还小普及,王子们被送到叙利业沙漠里去学习纯正的阿拉伯语,通晓阿拉伯诗歌,以后才逐渐形成宫廷学校。③学馆,是学者在家讲学的地方。其讲授的内容比昆它布高深,但又低于宫廷学校,相当于中等程度的学校,学者的家在清真寺建立之前就已经成为教育场所。在清真寺建立后仍相当普遍,成为私人讲学的重要形式。④清真寺,既是教徒礼拜的圣地、施行政令的要地,总教法庭的所在地,也是重要的教育场所。清真寺鼓励男童入学,也吸收女童入学。⑤图书馆,由于穆斯林尊重学术,各伊斯兰国家的图书馆都很发达。图书馆不仅收集各种图书,吸收东西力文化,而且培养许多文人学者。因此,图书馆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座堂学校是拜占庭时期教会学校的一种。

8. 不属于进步主义运动中的教育实验是( )。

A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B. 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C. 凯兴斯泰纳的劳作学校

D.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答案】C

【解析】进步主义运动中的教育实验包括:①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②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③沃特的葛雷制; ④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⑤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⑥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

9. 在教育文献中,研究综述、专题评述,进展报告等属于( )

A. 零次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