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外教育史(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单选题

1. 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方案有( )。

A. 塔列蓝计划、康多塞计划、雷佩尔提方案

B. 基佐法案、费里法案、阿斯蒂埃法

C. 费舍教育法、巴尔福法、卢法案

D. 巴尔福法、法卢法、案富尔法案

【答案】A

【解析】塔列蓝计划、康多塞计划、雷佩尔提方案都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案,其他的是不同时期的教育方案。

2. 夸美纽斯依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将母育学校比喻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理解掌握程度。夸美纽斯提出来学校应该分为: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大学。适应自然的教育就是从春天开始,就是儿童时期去读的母育学校。

3. 美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是1876年创办的( )。

A. 霍普金斯大学

B. 哈佛大学

C. 斯坦福大学

D. 芝加哥大学

【答案】A

19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留学或考察。1876【解析】美国开始取法德国经验,建立学术型大学。

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它不仅给以后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1885年)和芝加哥大学(1889年)等提供了模式,而且对一些原来的传统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也是一个有力的刺激,使他们从古典主义传统的昏睡中觉醒过来。

4. 下列选项中不是17-18世纪英国的中等学校的是( )。

A. 文法学校

B. 公学

C. 新型中等学校

D. 主日学校

【答案】D

【解析】17~18世纪英国的初等学校掌握在英国国教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最具特色的是慈善学校的出现和主日学校的设立。慈善学校主要有“导生制学校”和“幼儿学校”。这类学校向儿童提供的是一种基督教式的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简单的读、写、算等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及《圣经》等宗教教义,统称“4R" 。主日学校,又称星期日学校。是利用星期日的时间,由任课教师儿童以及某些几乎没有其他机会受到正规教育的成人进行一些宗教教育,以学习一些粗浅的读写知识。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 (1995年)

A.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 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 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答案】B

【解析】我国当前的学制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7岁的幼儿;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在成人教育方面,是成人初等业余教育;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中学;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宄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

6. 1697年洛克为英国贸易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写过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主张开办( )。

A. 星期日学校

B. 工作学校

C. 文法学校

D. 公学

【答案】B

【解析】1697年洛克为英国贸易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写过一份《工作学校计划》。洛克在计划中主张将没有工作而领取教区补助金的贫民家庭的14岁以下的子女组织起来劳动,以便安定社会秩序,减轻教会负担,创造更多的利润。工作学校中没有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养成宗教意

识的互动和从事纺织品制作等方面的手工业劳动。洛克所拟的劳动学校计划实质上是压榨贫儿血汗、愚昧他们的心灵、出卖儿童人身的一个赤裸裸的剥削计划,它提出的每项建议都反映出洛克

,与“绅士教育”理所代表的一切形式的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敌视态度。作为一种“教育计划”

论成为极其鲜明的对照,明确地表示出教育的阶级性的规律。

7.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提出 “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解决( )。

A. 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B. 职业界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问题

C. 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D. 职业教育内部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1925年,黄炎培把社会化职业教育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他提出:①“提倡职

; ②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

职业界努力地沟通和联络”; ③职业教育应贯彻与各级各类学校之中。第四,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教育生涯中。可见,“大职业教育主义”观念的核心思想是解决职业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

A. 发展生产力

B. 消灭社会分工

C. 普及教育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解析】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9. 以掌握为目标定向的学生倾向于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 )。

A. 能力

B. 努力

C. 运气

D. 任务难度

【答案】B

【解析】德韦克的目标定向理论认为,在对学习结果的归因方面,掌握目标者认为努力是改善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关注努力而不是能力,往往将结果的成败归因于努力的多少。而成绩目标定向的儿童持能力实体观,认为能力是成功的原因,而且能力是固定的,是不会随学习而改变的,所以,他们会把成败归因于能力的好坏。因此,答案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