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80美术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分类的是( )。
A. 写意画
B. 工笔画
C. 兼工带写
D. 卷轴画
【答案】D
【解析】卷轴画和壁画是中国画的分类,但不属于表现手法上的分类。
2. 吴老师在《魔幻的颜色》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变化关系,吴老师又给学生讲了以前上过的《流动的颜色》一课,让学生重新感受了颜色之间的微妙变化。吴老师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的方法是( )。
A. 直观演示法
B. 温故知新法
C. 分解组合法
D. 重点启发法
【答案】B
【解析】温故知新解决难点。在美术学习中,某一知识点与过去所学知识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学生对己学知识掌握不牢,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出现学习难点。解决这类难点,教师要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认识掌握新知识。
3. 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三个步骤是( )。
A. 分析
B. 描述
C. 解释
D. 评价
【答案】C
【解析】美术作品的欣赏步骤是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的教学作用的是( )。
A. 引起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革
B. 增强教学功能,改造和丰富教学目标体系
C. 彻底颠覆传统性教学模式
D. 凸显现代与传统教学媒体、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答案】C
【解析】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变革了教学方式和方法,但并不颠覆传统性教学模式。
5. 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壁画和( )。
A. 瓶画
B. 镶嵌画
C. 铜版画
D. 水彩画
【答案】B
【解析】罗马时期留下了精美的绘画,壁画和镶嵌画是主要表现形式。
6. 教学评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从功能分类的视角看,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
A. 才日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B. 标准化测验评价和教师自编测验评价
C. 系统测验评价和日常观察评价
D.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答案】D
【解析】教学评价从功能角度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北魏时期代表性的书法碑刻作品是( )。
A. 石鼓文
B. 张迁碑
C. 玄秘塔碑
D. 龙门二十品
【答案】D
【解析】龙门石窟北魏时的代表洞窟有宾阳洞、古阳洞等。古阳洞的大小佛完旁,大多刻有施主的姓名、职衔、造像名称、造像原因和年月的“造像铭”,字体为典雅的“魏体”。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其中十九品选自古阳洞,如《始平公造像铭》。
8. 下列属于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著名雕塑家是( )。
A. 多纳泰罗
B. 罗丹
C. 米开朗基罗
D. 贝尼尼
【答案】D
【解析】多纳泰罗是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塑家;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在绘画、雕塑、建筑方面都有着伟大成就的艺术巨匠。贝尼尼是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著名雕塑家。
9. 北宋时期,在徽宗赵估的支持下由官方编纂的画谱是( )。
A. 《历代名画记》
B. 《宣和画谱》
C. 《芥子园画谱》
D. 《石竹斋画谱》
【答案】B
【解析】《宣和画谱》是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宋朝自建国初期,即重视开展古书画搜访工作。徽宗时,内府收藏日趋丰富,于是将宫廷所藏的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目录编撰成《宣和画谱》,以备查考。
10.北宋画家张择端的( )。
A. 焦点透视
B. 成角透视
C. 平行透视
D. 散点透视
【答案】D
【解析】《清明上河图》透视的手法。《清明上河图》运用的是采用了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采用的是散点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 面向全体学生
B.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 培养艺术家
D. 注重创新精神
【答案】C
【解析】《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