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北大学艺术学院906美术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王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中亲自为学生现场画了一幅写意花鸟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王老师在此课中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常用方法是( )。

A. 直观演示法

B. 温故知新法

C. 分解组合法

D. 重点启发法

【答案】A

【解析】直观演示解决难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学难点往往在学生对技法的掌握上,因此教师的演示就非常重要。演示,加强了直观性,排除了学生的茫然和畏难情绪。

2.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于初中一年级《校园招贴》一课对学生作品评测的是( )。

A. 创意是否新颖

B. 主题是否突出

C. 要素是否完备

D. 创作是否快速

【答案】D

3. 下列美术流派中,艺术家波洛克的绘画风格属于( )。

A. 达达主义

B. 未来主义

C. 抽象表现主义

D. 抽象主义

【答案】C

【解析】杰克孙·波洛克是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其构图设计线条错乱,复杂难辨,具有鲜明的抽象表现主义特征。代表作有《秋韵:第30号》、《薰衣草之雾:第1号》、《大教堂》等。

4. 对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重对学生美术活动表现的评价

B. 重视家长的单向评价

C. 使用末位淘汰制来进行评价

D. 注重学生作业效果来评价

【答案】A

【解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课堂教学评价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的表现性评价。

5. 李老师上课时,在讲到中国画的工笔人物画时,把各个朝代画家及作品进行了分析、比较. 李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了( )。

A. 分析法

B. 总结法

C. 板块并列法

D. 循序渐进法

【答案】C

【解析】教学实施有两种方法:循序渐进法和板块并列法,板块并列法就是把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并列部分进行教学的方法。这几个部分各自相对独立,没有上下关系、前后关系和主次关系,是一种并列关系。

6. 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

A. 《画山水序》

B. 《林泉高致》

C. 《画山水赋》

D. 《历代名画记》

【答案】B

【解析】郭熙对山水画艺术的见解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在山水取景构图上,创高远、深远、平远之三远构图法,对山水画创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即“山有三远,自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

7. 下列画家中,不属于明代“吴门四家”的是( )。

A. 沈周

B. 唐寅

C. 吴伟

D. 仇英

【答案】C

【解析】“吴门四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沈周、文微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吴伟也是明代著名画家,擅长画人物山水,时常绘制巨大的山水画卷,《雪渔图》是其巨作。

8. “教师精心营造一种情绪氛围,从感情上叩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的轨道。”属于( )。

A. 直观导入法

B. 温故知新法

C. 情境导入法

D. 悬疑导入法

【答案】C

【解析】情境导入是指教师精心营造一种情绪氛围,从感情上叩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的轨

9.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 )。

A. 多级性

B. 广泛性

C. 准确性

D. 可控性

【答案】A

【解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10.根据学生的总体表现,分析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采用( )方法最合适。

A. 总结性评价

B. 诊断性评价

C. 定量评价

D. 定性评价

【答案】D

【解析】定性评价是对评价材料做“质”的分析,运用的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分析结果是没有量化的描述性资料。题干中要求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弊端,这属于对评价材料进行分析、归纳。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设计中美术学科自身特点是( )。

A. 理论性与创造性

B. 实践性

C. 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