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扬州大学2303,财政学(公共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h}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卜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拎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二、简答题
2. 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遏制炒房行为,我国加强了对二手房市场的税收管理,将二手房交易免税年限从两年提高到五年,但在现实中,卖方因此增加的税收负担几乎全部转嫁给了买方。你如何评价此次税收政策的调整?
【答案】(l )此次税收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目的是为了遏止炒房行为,但政策实施的结果却与初衷相悖。
以前二手房房龄满2年就不交税,现在满5年才不交税,那么满2年不满5年的以前不交税,现在要交,纳税人是卖方,但卖方为了弥补交税的损失,就会提高交易价格,最终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买方,买方对房子的需求弹性远小于卖方的供给弹性,结果就是炒房并没有得到遏止,反而使房价更高了。
(2)税收政策的调整,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是想用税收的方式遏制炒房行为,然而由于没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正确的调查预期,最后造成买房更难的逆向结果。
(3)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政府管理部门在制定政策之前应该对政策实施后对交易双方的影响作出相应的预期,采取针对措施进行防范。
3. 十八届二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案】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是由弥补市
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角色。
(1)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二个层次来实现的,即微观层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配合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
(2)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其_,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 其三,调节收入分配,避兔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规定。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尸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一是保护消费者、雇员的利益。
(4)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经济强制的发生。
(5)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经济主体既缺乏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才能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4. 大学是否应该收学费? 如果应该,收多少才是合理的? 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在发展中都得到了校友强有力的支持,而在我国,目前校友捐款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还较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校友捐款对政府支出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大学应该收学费
教育通常分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年数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高等教育通常作为非义务教育。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社会保障体系还小够完善,社会福利也还没有全面普及,因此教育的成本还不能完全由国家来承担。我国教育部有关高校收费的第一条原则指出,坚持收费是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种补充,是由个人来承担的,但是中国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投资的主体仍然是政府。
(2)制定学费的标准有两个依据
①法律依据。《高等教育法》规定,学费不得超过培养成本的25%;
②按照世界通行的做法,学费大约是人均收入的10%~20%。
国家教育部规定:不允许以收费来代替政府的投入。
(3)世界名校得到校友的有力支持,而我们国家校友捐款占大学经费来源的比例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不同的大学管理结构造成的。
在西方国家,名校大多是私立,校友也对学校更有归属感。而在我国,大学在世界排名中并不高,名校归属感不强。校友捐款使学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有可能减少政府的教育支出。
5. 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答案】科斯定理是科斯在1960年提出的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内部化是指特定团体或社会中的个体把该团体或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吸收为指导自身行动的规范的过程。
(1)科斯定理理论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科斯定理强调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即市场会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换言之,在所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市场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总能够使外部性以最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
(2)科斯定理实践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 厂商向X 厂商就污染问题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如果法律界定X 厂商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 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 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 厂商会增加一部分边际成本,而X 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亦然。总之,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到解决。而且,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帕累托最优。
三、论述题
6. 中国目前是否应当开征遗产税? 开征遗产税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如果开征的话,你认为起征点为多少才是合适的?
【答案】(1)中国目前应当开征遗产税
遗产税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征收的一种税收。征收遗产税,对于健全国家的税收制度,适当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维护国家收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开征遗产税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促进社会公平
若不课征遗产税,则可能无法遏制财产在少数人手中集中的趋势,这将加剧社会的不公平。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