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二)11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三)20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四)30 2018年鲁东大学体育学院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五)39

一、名词解释

1. 真稳定状态

【答案】真稳定状态是指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很少产生乳酸和氧亏,运动持续的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机体氧运输系统的机能越强,稳定状态保持的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

2. 神经递质

【答案】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并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神经递质必须符合以下标准:①在神经元内合成;②贮存在突触前神经元并在去极化时释放一定浓度(具有显著生理效应)的量;③当作为药物应用时,外源分子类似内源性神经递质;④神经元或突触间隙的机制是对神经递质的清除或失活。

3. 自由基衰老学说

【答案】

自由基衰老学说是在1956年提出的一种解释生物衰老机制的学说。他认为衰老过程中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有害作用造成的。自由基在机体内有很强的氧化反应能力,且易产生连锁反应,对蛋白质、核酸、脂质等产生伤害作用,从而导致机体的衰老。

4. 纤维蛋白溶解

【答案】纤维蛋白溶解,又称纤溶,是指血液凝固后出现的血凝块重新液化的现象。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凝血过程中生成的纤维蛋白可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5. 肺牵张反射

【答案】肺牵张反射是指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中。肺牵张反射包括两部分,最常见为肺充气时引起吸气抑制效应,称肺充气反射;其次为肺放气时所引起的吸气效应,也称肺放气反射。

6. 血液的重新分配

【答案】血液的重新分配是指运动时,心排出量増加,但増加的心排出量并非平均地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7. 最大氧亏积累

【答案】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一般持续运动2~3分钟),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它是衡量机体无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优秀的短跑运动的最大氧亏积累值明显高于耐力项日运动员。

8. 健康体适能

【答案】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而且还是机体保证以最大活力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危险因素出现的条件。主要内容包括有氧适能、肌适能、身体成分和柔韧素质。

9. 体液免疫

【答案】体液免疫是指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分化、增殖成为裝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一是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浆细胞,由衆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二是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发生二次反应立即消灭再次入侵的同种抗原。

10.无氧能力

【答案】无氧耐力也称无氧能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无氧糖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常采用短时间,最大用力和短暂休息的重复运动的方法进行。大约1分钟时间,持续剧烈的运动,如重复跑、快速的间歇跑、400m 跑、对抗性球类比赛等。

二、简答题

11.平衡、灵敏、柔初及协调性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答案】平衡、灵敏、柔初及协调性的生理基础分别如下:

(1)平衡

平衡是身体所处的一种姿态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保持平衡是完成多种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人的平衡能力除了与身体结构的完整性和对称性外,还与前庭器官、视觉器官、本体感受器、大脑平衡调节、小脑共济协调以及肢体肌群力量、肌张力之间的相互平衡等密切相关。

(2)灵敏

灵敏是运动者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敏是一项复杂的综合素质,它

与运动员的力量、反应、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密切相关。其生理学基础主要包括:大脑皮质的机能状态;感觉器官、肌肉的功能状态;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与年龄、性别、体重和整个机体功能状态等有关。另外,灵敏性还与力量、速度和柔初性密切相关。

(3)柔初

柔軔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大幅度运动技能的能力。决定柔韧的生理基础主要是运动器官的构造(包括关节的骨结构),关节周围组织的体积和关节的軔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同时,也与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特别是中枢神经支配对抗肌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肌肉收缩和放松的调节能力有关。

(4)协调性

协调性包括三大系统的协调性,如神经的协调作用(指完成动作时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相互转换的配合和协调)、肌肉的协调作用(指肌肉适宜而合理地进行收缩活动,包括肌肉收缩时产生张力的大小和不同肌群收缩的先后顺序以及同一肌群收缩与舒张的时间程序)、感知觉的协调作用(包括内外感受器的协调)。总之,在完成每项运动技能时,都依赖于大脑神经的调配、各种感受器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感受以及肌肉之间合理用力的相互作用。

12.何谓感觉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各自特点及作用如何?

【答案】(1)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一类和第二类细胞群,其接受特定的感觉传入,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关系。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其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传入,经过多突触接替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关系。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13.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慢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气)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

【答案】(1)呼吸的目的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不断地从外界获取O 2, 供体内的营养物质氧化,从而提供体内的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并把体内氧化产生的CO 2排出体外。为了更有效地获取O 2, 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比提高肺通气量更有意义。

(2)因为在运动时期望在吸气时肺泡腔中有更多的含O 2新鲜空气,呼气时能呼出更多的含CO 2的代谢气体。浅而快的呼吸和深而慢的呼吸,肺通气量可能是一致的,但肺泡通气量由于解剖无效腔的存在,结果是不一样的。

(3)浅而快的呼吸肺泡通气量小于深而慢的呼吸肺泡通气量。浅的呼吸只能使肺泡通气量下降,新鲜空气吸人减少。而深呼吸能吸人肺泡腔中更多的新鲜空气,使肺泡气中的空气新鲜率提高,PO 2也随之提高,最终导致O 2的扩散量増加。但过深过慢的呼吸,也能限制肺通气量进一步提高,并可导致肺换气功能受阻。

14.试述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的传递过程。

【答案】(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