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研复试题库(一) . .... 2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研复试题库(二) . .. 20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研复试题库(三) . .. 30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研复试题库(四) . .. 40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研复试题库(五) . .. 53
一、名词解释
1. 人身保险
【答案】人身保险是指以人的寿命(或称为生命)或身体为保险标的,当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死亡、伤残、疾病、年老等事故或生存至规定时点时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业务。从定义可以看出:①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寿命或身体。人的寿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当其作为保险保障的对象时,以生存和死亡两种状态存在; 人的身体,当其作为保险保障的对象时,以人的健康和生理机能、劳动能力(即人赖以谋生的手段)等状态存在。②人身保险的保险责任包括生、老、病、死、伤、残各个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受意外伤害、疾病、衰老、死亡等各种不幸事故或年老退休时,由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的有关规定,向被保险人或其受益人给付保险金。
2. 利差益(损)
【答案】利差益是指人寿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而产生的收益。通常保险人常利用保险费收入进行其他业务投资,当实际投资收益率大于责任准备金按预定利率所产生的利益时,即形成利差益,就是说资金运用扣除应缴的税款与投资的费用后,其利息及红利收入等投资收益,若超过应转入责任准备金的利息和投资经费,其差额即为利差益,反之,则为利差损。通常为了安全起见,预定利率总要订得低一些,避免利差损发生。利差益一般用下列公式计算:
利差益=(实际投资利率一综合预定利率)×(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一投资总额)/2+(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责任准备金)×综合预定年利率。
3. 明示保证
【答案】明示保证是指以文字或书面的形式在保险合同中载明,成为合同条款的保证。明示保证以文字的规定为依据,是保证的重要形式。明示保证又可分为认定事项保证和约定事项保证。认定事项保证又叫确认保证,该类保证事项涉及过去与现在,它是投保人对过去或现在某一特定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保证。约定事项保证又称为承诺保证,是指投保人对未来某一特定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其保证的事项涉及现在和将来。
4. 保险市场需求
【答案】保险市场需求是在各种不同的费率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表(单),即在特定时间内,在不同的费率水平上,消费者保险需求的集合形成了保险市场需求。
保险市场需求是一个变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保险市场需求会增加或减少。其影响因素包括:①风险因素; ②保险费率; ③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④互补品与替代品价格; ⑤文化传统; ⑥经济制度。
5. 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
【答案】寡头垄断型保险市场是指在一个保险市场上,只存在少数相互竞争的保险公司。在这种模式的市场中,保险业经营依然以市场为基础,但保险市场具有较高的垄断程度,保险市场上的竞争是国内保险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相对封闭的国内保险市场。存在寡头垄断模式市场的国家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
6. 两全保险
【答案】两全保险是指在保险期间内以死亡或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寿保险,也称为生死合险,是将定期死亡保险和生存保险(生存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满时仍生存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寿保险)结合起来的保险形式,即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规定的年限内死亡或合同规定时点仍生存,保险人按照合同均负给付保险金责任的生存与死亡混合组成的保险。两全保险是储蓄性极强的一种保险。两全保险的纯保费由危险保险费和储蓄保险费组成,危险保险费用于当年死亡给付,储蓄保险费则逐年积累形成责任准备金,既可用于中途退保时支付退保金,也可用于生存给付。由于两全保险既保障死亡又保障生存,因此,两全保险不仅使受益人得到保障,同时也使被保险人本身享受其利益。
7. 失效
【答案】失效是指人身保险合同的存续期间,由于投保人未按期缴纳保险费而使得保险合同失去效力。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参加保险,必须按期缴纳保险费,在合同有效期内,若未按规定的期限缴付保险费,则应缴而未缴保费之日起,保险合同自动失效。如果保险合同中有关于宽限期的规定,则保险合同自宽限期结束的次日起失效。保险合同失效后,若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保险人不付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人身保险合同与一般财产保险合同不同,它失效后,只要被保险人身体状况良好,如被保险人愿意继续参加保险,仍可在合同规定的年期内向保险人申请复效。原合同具有的现金价值仍归被保险人所有。
8. 团体万能寿险
【答案】团体力能寿险是团体雇主为其所属员工投保的一种万能寿险,是一种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非约束性的寿险。保单持有人在交纳一定的首期保费后,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任何时候交纳任何数量的保费,只要保单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保单的相关费用,有时甚至可以不冉交费。而且,保单持有人可以在具备可保性的前提下,提高保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降低保额。
团体雇主一般不为团体万能寿险交付任何保险费,所以,团体万能寿险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团体保险产品。不过,如果团体的规模较大,可以按该团体的经验数据收取死亡率费用,而且收取的管理费用比个人保险产品低。此外,如果员工离开该团体,他购买的团体万能寿险产品可以在该团体中继续保留。
二、简答题
9. 简述保险经营的特征与原则。
【答案】(1)保险经营的特征
保险业以特定风险为经营对象,是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进行补偿或给付的特殊行业。保险经营具有其独特的经营思想和经营行为。
①保险经营思想的特征
现代保险经营思想是把保险作为一种商品来经营的思想,即按照商品经营的客观经济规律来经营保险商品。我国保险经营思想的基本特征表现如下:
a. 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保险市场的需求来安排保险经营活动
商业保险企业的经营离不开保险市场。如果保险企业的经营都能按照市场需求和客户需要来优化保险资源配置、安排组织保险经营活动,就能利用企业自身的防灾防损技术优势和经营特长,引导和指导社会消费,实现保险商品供求的结合和平衡,真正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动器”作用。
b. 以竞争为手段,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竞争是保险企业之间的实力较量,是保险企业在人才、技术、商品质量、商品价格、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对外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比较和竞赛。保险经营者必须要研究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和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立本企业的经营特色,这样才能在与国内外保险企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c.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处理好保险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商业保险公司在保险经营中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效益,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来开展的。同时保险经营者还必须兼顾保险的社会效益。所谓保险企业的社会效益,就是要求保险企业按照分散风险、平均负担的原则,补偿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正常。
d. 以法律为准绳,规范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
保险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规定,即保险企业在其经营的各个环节(展业、承保、防灾、理赔)中,应当遵守我国《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规则。
②保险经营行为的特征
a. 保险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保险经营的是一种社会性的经济损失补偿和给付活动,它以特定风险的存在为前提,以集合尽可能多的单位和个人风险为条件,以大数法则为数理基础,以经济补偿和给付为基本功能。因此,保险经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活动。
b. 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
保险企业的经营资产主要来自投保人按照保险合同向保险企业所缴纳的保险费和保险储金,具体表现为从保险费中所提取的各种准备金。可见相当部分是来源于保险人所收取的保险费,而这些保险费正是保险企业对被保险人未来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负债。
c. 保险经营成本和利润计算具有特殊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