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07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框架。
【答案】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 ,简称DSS )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信息,以支持决策者针对“非结构化”问题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的一套体系。
决策支持系统由以下三种次级系统构成:
(1)语言系统
语言系统,即使用者(运用决策支持系统的决策者)个人与电脑系统间相互沟通的媒介系统,通常系指使用者输入电脑系统所使用之程序、指令及陈述,或是电脑系统输出的信号、陈述. 通过这些联系人与电脑的沟通语言,决策者才能与电脑进行互动,而这些则关系着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用性和效果。语言系统的设计应以方便决策者使用为原则。
(2)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系统的内容应涵盖所有可供决策者参考的大量信息,使决策者能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知识。从辅助决策者处理非结构化问题的观点出发,知识系统不但要能提供静态与动态的资料,还必须展现决策模拟的效果,提供各种可能的因果组合。为方便使用者获取信息、组合信息、应用信息,知识系统应包括管理信息的系统。一般来说,知识系统由两部分构成:①资料库; ②资料库管理系统。
(3)问题处理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的发挥主要取决于问题处理系统,问题处理系统扮演着部分人脑分析、推理和综合的功能,它是语言系统和知识系统之间的一座桥梁。问题处理系统通过语言系统来了解决策者的需要及问题描述,以此作为决策的前提,并从相关的问题领域抽取出恰当的知识信息,以供决策者参考与判断。所以,问题处理系统担负信息的选取、因果模式的建立、决策问题的界定与分析等重要工作。
2. 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提出了哪些挑战?
【答案】信息时代对公共管理提出的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以简化行政管理,缩短行政作业时间。
(2)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发挥知识的效用,提高决策的理性程度。
(3)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以协助决策者进行问题分析、方案创造、结果判断与风险管理。
(4)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政府的服务品质。
(5)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加强组织的竞争优势,促使组织结构合理化。
(6)如何应用信息科技来改善公共服务的生产力。
(7)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来加强与公民的互动关系。
3. 何谓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有何特点?
【答案】(1)战略管理的含义
战略管理是指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制定、实施和评价使组织能够达到日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其中战略是指一个组织的总目标,它涉及到一个时期内带动全局发展的方针、主要政策与任务。
(2)战略管理的特点
①战略管理是未来导向的。战略管理为组织未来的发展设立愿景,规划蓝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战略管理是在一个组织的现在和未来之间架起的桥梁。通过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及组织成员理解组织的愿景、使命、目标。
②战略管理着重于较长远的、总体的谋略。战略管理通常涉及或关注组织发展的总体的格局,即战略管理关注全局或非局部,关注较长远的利益而非当前利益。
③战略管理是一个组织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及识别威胁的过程。战略管理的基本宗旨便是利用外部机会化解或回避外部威胁。
④战略管理是直觉和理性分析的结合。战略管理从决策角度可以视为进行重大决策的客观、逻辑的方法,因为其旨在对定性和定量的信息进行分析,以便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决策。
⑤战略管理是持续性与循环性的过程。由于组织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持续不断地关注内部与外部事变及发展趋势,以便必要与及时做出调整。战略管理的目标便是组织能够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持续不断地对外在环境作出反应。
⑥战略管理是前瞻性思考和由外而内的管理哲学。前瞻性思考的特征在于:向前看; 寻找问题和机会; 寻找重构问题的新方式以便将负面的东西转为潜在的正面性,开启新的发展途径; 把握、形成和发展机会使其能够实现。“由内而外的管理哲学”即脱逃自我中心,从他人或外在环境的观点来看组织问题,而非从自己组织内部去诊释外在问题。
4.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性质。
【答案】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是指公共管理中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在公共管理领域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性质是由公共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具体表现为:
(1)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区别于一般伦理道德的本质特性。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一种关于公私利益关系的观念体系。如何处理公私关系成为判断行政主体道德与否的伦理标准,从公共利益出发公正行事是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的根本之所在。
(2)务实性。指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意识和规范,要通过公共管理实践来实现,通过行政活
动、行政关系、行政态度、行政作风、行政效果等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行政行为与公共管理伦理要与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一种关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体系。公共管理必须承担的基本准则是公共利益服务的义务。所有其他的义务和价值观都必须服从于这一基本准则带来的责任。
(3)示范性。公共管理职业伦理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依据的是国家和社会公认的、共同的道德观念和理想,其共同原则和基本精神具有社会普遍性,公共管理主体其行为和风貌不仅为社会大众所关注,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共管理职业伦理也会形成巨大的影响,直接对社会大众起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并影响民德和民风,
(4)法律约束性。由于公共管理的特殊性质,部分的公共管理职业伦理规范是以法律的形式出现的,以制度的形式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约束。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作为一种约束机制,不仅可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而且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公共管理部门权力合法性的观念力量,影响到公众对于行政权力的认同感和支持程度,获取较高的社会支持与服从。这种内在的职业伦理控制机制与外在的民主控制机制相结合,才能形成公共管理制度化的利他主义机制。
(5)文化性。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是一种特定的公共管理文化层面,会随着文化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从发展的眼光看,公共管理的职业伦理既是以特定的公共管理文化为基础的,同时又是公共管理文化的重要层面之一。
5. 简述公共政策的特质。
【答案】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公共政策的特质为:
(1)公共政策乃是公共权威当局所进行的活动。公共权威当局(public authorities)是指对公民个人的行动或私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具有治制权和合法权的机构。一般而言,公共政策系由政府机关制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其他组织对政策制定不发生影响作用。
(2)公共政策的选择行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一般而言,一项公共政策有一个或一组特定的目标; 有一个基本的方针; 有一条选定的行动路线或方案。公共政策的选择是政府有意识、有目的或目标导向的。
(3)公共政策是问题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任何问题,公共政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公共政策所处理的公共问题可能是单一的,亦可能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问题,是一个政策问题的网络。
(4)公共政策包括了公共权威当局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动。公共政策既包括政府机关“积极”采取行动纲领,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也包括政府的不行动或不作为。其实小作为也是政府的政策,也会对社会活动起到干预的作用。
6. 何谓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有哪些主要类型,试举例说明。
【答案】(1)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和处理公共问题,达成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经过政治过程,所发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