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913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中间阶级
【答案】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人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己经超过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蓝领阶层”。他们既受到资本家的雇用,以脑力劳动换取管理报酬,在本质上接近于无产阶级,但是他们的生活状况与价值认同又明显区别于一般工人,因此人们往往把这一介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与两者存在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阶层称为“中产阶级”。
2. 两院制
【答案】两院制的立法机构拥有两个议院。在两院制议会中,两院的职权划分各国有所不同,主要有三种情形:
(1)下院占有明显的优势;
(2)两院基本平权,上院略占优势;
(3)两院基本平权,下院略占优势。
主张实行两院制的学者则从孟德斯鸡的分权学说出发,认为立法机构实行两院制可以通过相互制约,防止议会专制,防止“多数暴政”; 还可以防止草率立法。
3. 共和国
【答案】“共和国”,意味着“人民的事业”。在古罗马,共和国被理解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它不是在某一个地域中的人的偶然聚合,而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西塞罗指出,疆土、人民、权力统治并不足以构成共和国,共和国之所以是共和国,其首要的理由就是统治的正义性。因此,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就构成罗马政治的核心。
4. 政治参与
【答案】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反映着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体现着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参与有以下儿个特点:①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②从政治参与的内容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行为。
③从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来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公共权力的政治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④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⑤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5.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
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6. 政治态度
【答案】政治态度是指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
7. 政治
【答案】政治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这一定义有三个基本点:
①它强调社会政治关系是围绕着一切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而形成的,这就概括了一切政治现象的基本特征;
②它强调只有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实现和形成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才具有政治性,否则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③它科学地指出了政治的本质内容即政治关系。一方面,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并从社会关系层面来把握社会政治现象。另一方面,它指出政治的本质内容应包括利益、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三种基本关系,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这一个方面的内容。
8. 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法
【答案】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法是西方政治学理论及政治学研究方法之一。政治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它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某种特定的政治现象、政治行为模式和政治系统的特定功能。
(1)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方法有4个基本假设:
①政治结构的普遍性,所有政治系统都拥有履行形同功能的同样结构;
②政治功能的普遍性,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结构都具有政治功能;
③政治功能的多功能性,所有政治结构的功能都是多方面的;
④政治结构的根本功能是维持政治系统的生存。
(2)结构一一功能分析既包括结构分析也包括功能分析。
①政治结构在政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政治发展的主要标志首先就是国家结构的民主化问题,国家政权作为一种最高的权力结构,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等。此外,政党结构、利益团体结构、公民的政治文化结构等,也是结构分析的对象。
②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利益表达、利益整合、政治沟通、法规制定、法规执行等。
(3)政治结构一一功能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研究方法,它有助于人们理解各种政治现象之间以及政治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它研究各种政治组织、政治机构和政治设施之间的关系,把复杂的政治设施分解成各种各司其职的政治结构,为深入细致地分析政治现象创造条件。它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为政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正结构、负结构、正功能、负功能等。
9. 民主共和政体
【答案】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政体形式,其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实行限定任期制。民主共和政体按照不同职能机关和职位的地位和权限,主要可分为:
①议会制共和政体。在议会共和政体中,议会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而不掌握实权,他与议会君主政体中的君主的地位作用和享有权限相似,不同的是前者由选举产生,而后者为世袭继承; 前者政治活动负政治法律责任,后者则无须负责。
②总统制共和政体。在总统共和政体中,最高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总统和议员分别由选举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③委员制政体,其典型国家是瑞士。
10.国家
【答案】国家是指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马克思主义根据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益来划分国家类型,把人类有史以来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四种基本类型。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②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二、简答题
11.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关系表现在:
(1)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增多,需要在全球层面上实施一定程度的治理。
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问题超出了民族国家治理能力的范围。任何政府都会感到仅靠自身难以独立地应对全球化给安全、经济稳定、社会正义与秩序以及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主权国家在适应国际社会结构性变革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时显得能力和灵活性不足,并且其权限也受到限制。鉴于仅凭国家解决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削弱,应当寻求某种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而且,随着安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危机呈现在世人面前,现存的国际机制则更明显地暴露出其多方面的缺陷。例如,以联合国为主体的集体安全机制本身存在着缺陷,在免除一些地区的暴力和冲突问题上似乎能力不足。因此,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在全球层面上实施一定程度的治埋变得必要和迫切起来.
(2)全球化的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决定了全球治理也就将是一个变动、辩证的过程。
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的、均衡的和静止的过程,它一方面加强着整合、秩序与合作,另一方面又蕴涵着分裂、冲突和无序的力量,是一个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因此,全球治理也将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