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805中外政治制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司法权
【答案】司法权主要是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在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分权体系中,一般都规定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多采用狭义的司法权概念,卞要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而将检察机关归属政府领导,总检察长通常为内阁成员,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并代表政府出庭参加诉讼。检察官受总检察长领导,但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时享有独立性和保障。因此,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选举案件等。在各种司法诉讼中,司法机关的职能就是适用法律,即按法律规定的程序通过审理认定案件的事实,并依据法律作出裁决。这种审判权是司法机关所独有的,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侵犯。
②处理某些非诉讼性的事务。这主要是指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要由法院执行、保证、监督和公证,如登记财产、公证结婚、检验遗嘱、处理遗产、公布失踪和死亡、指定监护人和保护人等。
③违宪审查。所谓违宪审查,即由司法机关审查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的具体对象包括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令以及政府根据法律所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所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等。
2. 社会公共权力
【答案】社会公共权力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政治权力,就全社会共同体来看,社会公共权力是以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社会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只有社会公共权力是政治权力,其他范围和层次上形成的共同力量只是社会或政治力量而不构成政治权力。社会公共权力在原始社会是社会共同体意义上的公共权力,在国家产生后,它表现为国家权力。由于私有制社会中剥削阶级的利益常‘常冒充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因而剥削阶级政治权力常常以社会公共权力的虚幻形式出现,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社会公共权力才在本质和形式意义上重新回归全社会的权力。社会公共权力所具有的特点:
①普遍性,它作用于全社会和每个社会成员,并在这个范围内普遍有效;
②至上性,它是社会范围中的最高权力,小允许同样范围和层次上其他同等权力的存在。
3.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4. 法西斯国家
【答案】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统治的出现,是资产阶级已经不能用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方法来实行统治,因而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采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现,是由于资产阶级再也不能在和平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找到摆脱现状的出路,因而不得不采用战争政策的表现。如20世纪20、3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法西斯国家的特征:
①法西斯国家的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育不充分,独裁专制统治体制在不同程度保留,垄断资产阶级与封建主残余政治军事势力相结合,因此具有顺利采用独裁专制体制所需的天然的土壤;
②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法西斯国家以“种族优越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作为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特征,宣扬“生存空间”理论;
③经济生活: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④政治生活:实行法西斯的寡头统治;
⑤对外关系:奉行疯狂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5. 寡头统治铁律
【答案】由精英主义代表人物米歇尔斯提出来的。米歇尔斯通过对社会民主党的考察发现,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社会民主党不得不将自己组织起来,而一旦形成了组织,要让组织发挥最大的功效,就需要坚强的领导。一旦这些领导占据了高位,就倾向于将自己的权势看作是永久的,死死抱住权力不放,从而变成寡头统治。
二、简答题
6. 政治心理结构因素包括哪些?
【答案】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政治心理一般包括政治认知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习俗和政治信念等要素。具体为:
(1)政治认知
政治人之是政治主体对于增值生活中各种任务、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政治认知一般包括:
①政治知觉。社会成员对于认知客体(如政治人物、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等)的各种不同属性、
各个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其结果是形成对某一客体的整体观念。
②政治印象。政治主体在政治知觉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成像反映,其结果是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记忆。
③政治认知判断。政治主体在上述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2)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社会成员以政治认知为基础,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社会成员的政治认知过程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课题的好恶之感、爱僧之感、美丑之感、亲疏之感、信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
①处于较低层次的政治情绪,即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根据其政治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产生的短暂的主观体验;
②处于较高层次的政治感情,即社会成员在对政治关系的认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心理体验。
(3)政治动机
政治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特定的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它隐藏在人们的政治行为背后,是政治行为的内驱力。
(4)政治态度
政治态度是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
7. 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力量相互作用的发展,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膨胀、扩展的特点。
(2)政治权力的扩张延展性主要体现在:
①政治权力在其作用范围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在内在扩展性的驱使下,最大可能地扩展其作用范围。
②政治权力在其作用层次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的扩展性驱使政治权力在纵向上的运动,形成政治权力在权力层级方面的扩展,通常,政治权力势将从较低层级向着较高层级扩展运动。
③政治权力在其利益含量方面的扩展。政治权力趋于在其作用的既定范围和层级上,具有更多的利益含量,以强化自己的权力力量,同时,提高权力的效用。
由此可见,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就会成为支配性的能动力量,在其内在的扩展性驱使下,政治权力自发地趋向扩展。因此,为了使政治权力按照公共利益的要求运行,必须对其进行制约。
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1)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看,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阶段的民主。
(2)从内容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民主尚待完善。推翻了封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