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二)10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三)18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四)26 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题(五)34

一、单选题

1.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 )、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

A. 学会认知

B. 学会认字

C. 学会生存

D. 学会生活

【答案】A

【解析】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鉴于此,学前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需求是:培养全面素质; 重视培养竞争意识、竞争道德、竞争能力; 重视培养幼儿开阔的眼界、宽广的胸怀、开放性的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创新精神。

2. 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想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 )。

A. 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

B. 让该幼儿坚持到下课

C. 批评后再其喝水

D. 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

【答案】A

【解析】教师在遇到个别幼儿口渴想喝水时,要做的便是立即让幼儿单独去喝水,尽量不要影响其他小朋友。如果不能立即处理,很可能引起其他幼儿的反应,将其当作榜样,嚷着要喝水,要尽量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3. ( )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

A. 爷爷奶奶

B. 幼儿教师

C. 家长

D. 小学教师

【答案】C

【解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待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等。父母对孩子的

这种影响贯穿孩子的一生。因此,答案为C 。

4. ( )是指向家长宣传教育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学习教育方法等。

A. 家长学校

B. 家长专栏

C. 家长座谈会

D. 家访

【答案】B

【解析】家长与幼儿天然的联系使家长具有别人难以替代的优势。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表现在:家长的参与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 家长的配合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家长本身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所以,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是天然的伙伴关系。因此答案为B 。

5. 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A.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并将其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因此,答案为B 。

6. 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原则。

A. 活动性

B. 综合性

C. 发展适宜性

D. 独立自主性

【答案】B

【解析】综合性原则是指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就是违背了这一原则。

7. ( )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儿童当儿童看”。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B

【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8. 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这是( )的做法。

A. 美国保育学校

B. 法国保育学校

C. 德国保育学校

D. 英国保育学校

【答案】D

【解析】英国保育学校的做法是: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在孩子早晨来园的时候教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今天来的是谁的家长,小朋友表示欢迎,而那名幼儿也感觉十分骄傲和自豪。在半天的活动中,家长陪伴幼儿参加每一项活动,如在读书角为幼儿读书,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等,促使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等。

9. ( )幼儿的思维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A. 学前班

B. 小班

C. 中班

D. 大班

【答案】C

【解析】中班幼儿思维由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过渡,意志力逐渐加强,行为有了初步的目的性、组织性,过集体生活时能较好地遵守规则,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10.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获得美感,这说明幼儿审美感知具有( )。

A. 直观性

B. 行动性

C. 经验性

D. 受动性

【答案】B

【解析】幼儿审美感知主要有如下特点:①情绪性。美本身具有感染性,幼儿通常从人和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人和事物的美与丑。②肤浅性。幼儿的审美感知比较肤浅和表面化。幼儿对表面的、简单的形式美容易感受,而对内在美、复杂的形式美的把握,则要在幼儿末期才开始发展。③行动性。美本身具有形象性的特点,而幼儿一般通过感知、交往和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