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918学前教育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幼儿体育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这是由( )决定的。
A. 体育的内容
B. 体育的方法
C.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D. 体育培养目标
【答案】C
【解析】幼儿体育之所以有着不同于中小学的特点,是因为其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征不同。在幼儿阶段,由于抵抗力差,骨骼、肌肉发育不成熟,动作不协调等,需要设计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不宜进行爆发性肌肉活动; 需要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 需要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创设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等。因此,答案为C 。
2. 人类个体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其中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遵循着( )的规律。
A. 由中间到四周发展
B. 从躯干到四肢
C. 从动作到语言
D. 从动作到思维
【答案】A
【解析】个体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特殊、从中间到四周。
3. ( )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
A. 独立自主性
B. 启蒙性
C. 综合性
D. 活动性
【答案】D
【解析】活动性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活动主导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活动。因此,答案选D 。
4.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
A. 朋友关系
B. 伙伴关系
C. 合作关系
D. 对立关系
【答案】B
【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存在十家庭和学校之间,是面向整个家庭,而不是孤立地针对个别儿童。这种伙伴关系强调了家长和教师的平等性,肯定了家长的潜能和作用。正是教师和家长共同活动,促使家长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家长的关系融洽而形成家长教育群体。反过来,这个群体有效地作用于教师,使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5. 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这是( )的做法。
A. 美国保育学校
B. 法国保育学校
C. 德国保育学校
D. 英国保育学校
【答案】D
【解析】英国保育学校的做法是:教师每天邀请一名幼儿的家长来校参加整个半天的活动。在孩子早晨来园的时候教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今天来的是谁的家长,小朋友表示欢迎,而那名幼儿也感觉十分骄傲和自豪。在半天的活动中,家长陪伴幼儿参加每一项活动,如在读书角为幼儿读书,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唱歌做游戏等,促使家长了解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等。
6. 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 )的情趣和能力”。
A. 感受美和表现美
B. 感受美和鉴赏美
C. 感受美和评价美
D. 感受美和创造美
【答案】A
【解析】1996年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关于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7. 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A.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并将其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因此,答案为B 。
8. ( )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要“把儿童当儿童看”。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B
【解析】卢梭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大特点和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9.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包括( )。
A. 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
B. 教师的“教”
C. 幼儿的“学”
D. 直接的“教”和间接的“教”
【答案】A
【解析】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因此,答案为A 。
10.(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主要是针对当时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的。
A. 启蒙性
B ,独立自主性
C. 发展适宜性
D. 综合性
【答案】C
【解析】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发展适宜性就是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二、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