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809学前教育学[专业硕士]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 )左右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答案】B
【解析】2岁左右的婴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未来自尊、自信和独立性等个人特征形成的基础。
2. 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 )和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
A. 幼儿的特长
B. 幼儿的智力
C. 幼儿的社会性
D. 幼儿的能力
【答案】C
【解析】幼儿德育的目标主要是萌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等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勇敢、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这就要求德育内容要包括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和发展幼儿的个性两个方面。因此,答案为C 。
3. 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方面。
A. 入学的适应性
B. 幼儿身体素质
C. 文化课学习
D. 社会性培养
【答案】A
【解析】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是要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因为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也关系到其以后的生活质量和在小学的学习质量。幼儿只有适应了小学的生活后,才能安心学习、生活,进一步发展。因此,答案为A 。
4. ( )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
A. 夸美纽斯
B. 卢梭
C. 洛克
D. 福禄贝尔
【答案】C
【解析】洛克以其“白板说”而著称于世。他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就没有子什么天赋原则,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
5. 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 )。
A. 中国
B. 英国
C. 丹麦
D. 美国
【答案】D
【解析】社区教育起源于丹麦。1844年丹麦教育学家科维隆在乡村建立了国民高等教育学校,是成人教育形式的社区教育。19世纪末芝加哥设立社区学院,培养适应美国工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人才。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当时战后300万美国退役军人进入新建的社区学院学习,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准各人才。
6. 行动操练法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 )。
A. 审美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B. 心智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C.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D. 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审美技能练习
【答案】C
【解析】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其按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三类:心智技能练习、动作技能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练习。
7.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
A. 朋友关系
B. 伙伴关系
C. 合作关系
D. 对立关系
【答案】B
【解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存在十家庭和
学校之间,是面向整个家庭,而不是孤立地针对个别儿童。这种伙伴关系强调了家长和教师的平等性,肯定了家长的潜能和作用。正是教师和家长共同活动,促使家长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家长的关系融洽而形成家长教育群体。反过来,这个群体有效地作用于教师,使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
8.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 思维力
D. 创造力
【答案】C
【解析】智力的核心是进行思维,在对幼儿进行智力培养中,思维力的培养就成为其核心。因此,答案为C 。
9. “培养小班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这属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层次中的( )。
A. 远期目标
B. 中期目标
C. 近期目标
D. 活动目标
【答案】B
【解析】中期目标即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说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同样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和大班的具体目标就不一样,小班要培养幼儿愉快地进餐,正确地使用小勺,饭后擦嘴; 而大班则要求培养幼儿进餐,饭后收拾干净等。因此,答案选B 。
10.教师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
A. 观察法
B. 示范法
C. 演示法
D. 范例法
【答案】C
【解析】教师通过展示各种教具和实物来进行讲授的方法属于演示法。因此,答案为C 。
二、名词解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