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089运动生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EPSP

【答案】EPSP 即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升高的电位变化。EPSP 是由于突触后膜对化所致。

2. 缓冲对

【答案】缓冲对是由一种弱酸与这种弱酸的盐按一定的比例组成,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血浆和红细胞都含有强有力的缓冲物质。血浆中的缓冲对有

的缓冲效率最高。

3. 姿势反射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的这种反射活动。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姿势反射分为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

4. 肌肉力量

【答案】肌肉力量是肌肉在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是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根据肌肉的收缩形式,可将肌肉力量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两种形式。影响力量的

因素有神经的调控功能、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性别和年龄等。

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答案】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

6. 磷酸原系统

【答案】磷酸原系统是指和磷酸肌酸(CP )组成的系统,由于它们都属高能磷酸

磷是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效应所产生的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主要对氯离子通透性増加,氯离子内流而。红细胞中的缓冲对有

:等。在上述缓冲对中,

以血浆中尤其是对通透性升高产生去极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 TP-CP 系统)。其反应式为

酸原系统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氧的参与,能瞬时供应能量。

7. 青春发育期

【答案】青春发育期是指岁的青少年,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灵的发育阶段。少年期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该阶段的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著的变化,以生长突增为青春发育期开始的标志,以性成熟为结束。其主要特点是

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8. 生理无效腔

【答案】生理无效腔是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的总和。健康人平卧时的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生理无效腔有助于了解死腔通气量,协助肺血管疾病诊断和评价。

二、简答题

9. 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答案】(1)呼吸有两种形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膈肌舒缩时,腹部随之起伏,以膈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肋问肌的活动使肋骨发生提降移动,胸部也随之起伏,以肋间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2)运动时可通过改变呼吸形式而不影响动作的正常发挥。如在双杠或地上做倒立的动作,由于臂和肩胸固定,使胸式呼吸受到限制,再用胸式呼吸既会影响臂和肩胸的固定,也会造成身体重心的不稳,故在做倒立时可采用腹式呼吸;若做屈体直角动作造型,腹肌的用力,使得腹式呼吸受到限制,此时再用腹式呼吸会造成身体造型的抖动,影响做直角动作的质量,应立即改为胸式呼吸。

10.简述肥胖的分类。

【答案】肥胖的分类主要有:

(1)依照肥胖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①单纯性肥胖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②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某些疾病,主要是一些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肥胖。

(2)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可以将肥胖分为腹部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

①腹部型肥胖又称向心型肥胖,男性肥胖多为此类肥胖,其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

②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女性肥胖多为此类肥胖,其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大腿部位。

(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可以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①多细胞性肥胖多始于儿童期,脂肪细胞数量增加2〜4倍。

②大细胞性肥胖是脂肪细胞数量正常,但细胞体积增大。

11.衰老过程中人体机能能力下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案】衰老过程中人体机能能力下降的表现有:

(1)神经系统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感受器退化、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和平衡能力下降等变化。具体表现为听力、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

(2)运动系统

①关节稳定性和活动性变差,胶原纤维降解,关节软骨厚度减小及钙化、弹性丧失,滑膜面纤维化、关节面退化,关节僵硬,活动范围受限制。

②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化,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致使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及动作速度下降。

③骨骼出现骨质疏松、骨矿物质的丢失增多、骨折等情况。

(3)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的衰退表现为静息时心率变化小,最大心率下降大;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降低,大血管和心脏弹性下降;氧运输和氧摄取的能力降低。

(4)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机能产生不良的包括肺泡壁变薄、肺泡增大、肺毛细血管数目减少、肺组织的弹性下降、呼吸肌无力等,导致肺泡扩散的有效面积减小,肺活量的下降和肺残气量增多。

(5)血液系统

老年人血液出现浓、黏、聚、凝的状态,即高黏滞血症。高黏滞血症使微循环的血管形态、血液流变发生异常,进而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6)免疫系统

随着年龄的増大,免疫系统的功能显著降低,具体表现为免疫细胞数量的减少和活性的下降,T 细胞增殖反应、受体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信号传送及细胞毒等作用下降。

(7)抗氧化系统

抗氧化系统的衰竭表现在细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而人体各组织中的过氧化脂质随年龄増长而升高。

(8)体成分和体重

人体机能的衰老在这方面表现为体重增加和由于脊柱后凸、椎间盘压缩、椎骨退化等变化使得身高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9)血脂代谢

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出现高血脂症,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老年性疾病。

12.简述运动性蛋白尿及其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答案】(1)运动性蛋白尿的概念

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仅含微量的蛋白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来,被视为尿蛋白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