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间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点:

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

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用。

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问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二、简答题

2. 中国现行消费税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1)中国现行消费税的优点

①消费税征税项目具有选择性;

②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税率,同一产品同等纳税;

③消费税是价内税,是价格的组成部分;

④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以及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征税;

⑤消费税征收环节具有单一性;

⑥消费税税收负担转嫁性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2)现行消费税存在的问题

①现行消费税立法层次较低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和补充,并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给消费税一个较高的法律地位。

②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过窄如对能源产品征收的消费税只限于成品油,而忽略煤炭、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等。

③现行消费税的纳税环节不尽合理由于消费税属于中央税,一些地方不仅对企业的做法熟视无睹,甚至用同样的方法挖走中央收入。

④现行消费税实行价内税存在一定弊端

a. 形成了增值税与消费税事实上的交叉征收。

b. 容易掩盖消费税的间接税性质,不利于我国价格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⑤税率结构不合理如对一次性木制筷子和大排量、高能耗汽车消费税征税税率偏低。

3. 不同的政府观点对于公共经济问题分析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答案】(1)政府有机论

①“政府有机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自然有机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政府是有机体的心脏。

②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才有意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政府(国家)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③在此种理论下分析公共经济问题,必然十分强调政府(国家)的利益,在利益分配上坚持先国家,再集体,最后才是个人,抹杀了个人在公共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2)政府机械论

①“政府机械论”认为政府(国家)是个人为了实现其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

②这种观念强调了个人而不是群体,国家重视个人利益,进行公共选择、公共支出、公共收入、公共规制等经济活动时将更多地考虑个体的利益,权衡对个体利益损害的最小化,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

4. 影响中国当前军费开支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中国正处于“和平发展”的阶段,这与军费开支的变化是否存在矛盾?

【答案】(1)影响国防支出的因素很多,既有国内因素,更有国际因素

一国的国力水平为国防支出提供最为根本的财力保证。而国际形势、他国政策和接受军事冲突风险的意愿性也是影响中国军费开支的因素。

(2)处于“和平发展”的阶段与军费开支的变化并不存在矛盾

①一国的军事水平一定程度上是该国的安全与国际地位的保证,当前国际形势纷争复杂,其他国家都有增加国防支出的趋势。

②中国国防费的增长仍属于弥补国防基础薄弱的补偿性增长,是与国家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适度增长。

③国防支出是否合理,必须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国防支出的规模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支出是否达到目标实现的要求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5. 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答案】新企业所得税法还需要以下配套措施:

(1)优化应纳税所得额扣除规定

①进一步完善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关于不征税收入的表述;

②明确工薪扣除标准;

a. 制订与新税法相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以便操作规范并准确把握政策;

b. 对工薪“合理性”制订量化指标;

c. 对“职工”构成的要件进行限定,以增加纳税人造假的成本和风险责任;

③弥合新税法与新会计准则的差异,明确福利费扣除衔接方法;

④进一步明确原税制下几个税前扣除项目的过渡衔接问题;

(2)加紧制订优惠政策享受条件及审批制度

①加快与新税法优惠配套的相关政策的出台;

a. 尽快明确原有优惠政策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b. 区分轻重缓急,尽快出台相关优惠判定标准,以便于基层在操作时有章可循。

②明确税收优惠审批制度;

③增设《购置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明细表》;

(3)加强新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①限定核定征收纳税人的范围;

②细化企业清算所得税征管。

三、论述题

6. 在20世纪80年代,假设没有高估税收的作用和有着正确的税制设计,利改税能够成功吗?

【答案】(1)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中国进行了“利改税”即以税代利的改革,试图改变财政原先以利润上缴集中企业利润的形式,代之以企业所得税形式。

从中国的改革过程来看,这一改革所希望的通过税收来规范国家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关系的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利改税留下的正面影响,主要是冲破了不能对国有企业课税的禁区,使得政府有可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课税去调控其经济活动。利改税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原因,一是过分夸大了税收的作用。征税体现的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者职能,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所要涵盖的还包括财产所有者职能,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二是具体税制设计的不合理。利改税过程中税率设计的不合理,引进了调节税,更是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负担,使得刚性的税制和灵活多变的市场体制出现了更多的矛盾,也使得国有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在税利不分流的情况下利改税不可能成功。如果没有高估税收的作用和有着正确的税制设计,也许国有企业的负担没有那么重,可以缓解刚性的税制和灵活多变的市场体制之间的矛盾,也许可以像今天一样取得成功。

7. 你认为日前中国的财政体制是否应当进行全面的根本性变革?

【答案】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1)事权的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准确划分必须建立在政府事权范围的科学界定上。如果无法给出政府的事权范围,显然在此基础上只能是空谈事权的划分问题。

①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