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702微生物学(含实验)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链丝段。
【答案】锻丝段,又称连锁体或藻殖段,是由长细胞断裂而成的短链段,具有繁殖功能。
2. 孢囊孢子。
【答案】孢囊孢子是指毛霉目的一些真菌,在基质上形成一种节段的跳跃菌丝。
3. 细胞毒T 细胞
【答案】细胞毒T 细胞,又称杀伤性T 细胞,分为效应细胞毒性T 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T 细胞,它能杀伤带抗原的靶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移植细胞或受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组织细胞等。
4. 加压蒸气灭菌法。
【答案】加压蒸气灭菌法是指一种利用以上的高温(而非压力)蒸气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用特制的耐压灭菌锅进行。广泛应用于培养基和各种物件灭菌。
5. 悉生生物。
【答案】悉生生物是指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
6. 溶源菌。
【答案】溶源菌是指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菌,溶源菌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出现有害影响。
7. 抗体。
【答案】抗体是高等动物体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衆细胞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8. 共同抗原。
【答案】共同抗原,又称类属抗原或交叉反应抗原,是指在细菌细胞等含有多种抗原的复杂抗原系统,为多个系统所共有的抗原。
9. 单细胞蛋白。
【答案】单细胞蛋白是指可用工业方法大量生产的微生物细胞蛋白,尤其是酵母菌蛋白,由于单细胞蛋白可用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源或尿素通过微生物代谢而产生,故对补充动物和人类
蛋白质(食品、饲料、饵料)有重大的意义。
10.Glycolysis
【答案】Glycolysis 即糖酵解,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它以一分子的葡萄糖为底物,经约10步反应而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
11.影印平板试验。
的接种培养方法。
12.连续发酵。
【答案】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的发酵过程。
和2分子ATP 的过程。 【答案】平板影印培养法是指一种能达到在一系列培养皿的相同位置上出现相同遗传型菌落
二、简答题
13.有一培养基如下:甘露醇,
【答案】(1)该培养基的C 素来源和能量来源均来自甘露醇。
(2)该培养基未提供氮素来源,根据所学知识,只有能固氮的微生物才能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
(3)该培养基的矿质营养物质包括:
(4)
据此我们可推知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自生固氮菌等微生物。
14.现代实验室中研究厌氧菌的“三大件”装备是什么?试列表比较其优缺点。
【答案】培养厌氧菌的“三大件”技术指厌氧罐技术、厌氧手套箱技术和亨盖特滚管技术。它们的比较如下表:
表 主要用来作缓冲物质调节培养基的pH 值,以保持pH 不变。 蒸馏水。试述该培养基的1)碳素来源;2)氮素来源;3)矿质来源;4)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哪类微生物?
15.微生物通过主动运送吸收营养物质与促进扩散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1)主动运送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逆浓度运送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送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浓度往往很低,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送则可以逆浓度运送,将环境中较低浓度的营养物质运送到细胞内,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
(2)缺点:在于主动运送需要消耗能量。如在E.coli 中,主动运送1分子乳糖约耗费0.5分子A TP , 运送1分子麦芽糖要耗费1.0〜1.2分子ATP 。
16.病毒学研宄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病毒学研宄的基本方法如下:
(1)病毒的分离与纯化:病毒的分离包括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标本接种与病毒认定、盲传;病毒纯化包括纯化标准、纯化方法依据;
(2)病毒的测定:包括病毒物理颗粒计数,噬菌斑、蚀斑测定和终点法的病毒感染性测定;
(3)病毒的鉴定:根据病毒的生物学性质、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和分子生物学性质进行的鉴定。
17.何谓免疫调理作用?其机制如何?
【答案】(1)免疫调理作用的定义
免疫调理作用是指通过吞噬细胞表面存在的
具有免疫调理
作用的物质有抗体和补体。
(2)免疫调理作用的机制
类抗体同细菌等抗原物质,形成免疫复合物后,
和受体等,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的作用。的段与结合,有利于吞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