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631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曲。
【答案】曲是指一类由麸皮等疏松的固态养料经接种和发酵而成的活菌制剂,有利于通气散热和微生物的生长。
2. 甲烷呋喃。
【答案】甲烷呋喃,又称还原因子,是由酚、谷氨酸、二羧基脂肪酸和呋喃4种分子结
还原为甲酰基水平,合而成的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辅酶。参与甲烷形成反应的第一步,即把
并与呋喃的氨基侧链结合,再转移到第二个辅酶上。
3. 异生物质。
【答案】异生物质是一些天然条件下并不存在的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4. 表型和基因型
【答案】(1)表型(phenotype ),又称“表现型”,是某一种生物具有的自然特征,即一个生物体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的特征,是某一遗传型在特定条件下所表现的性状总和。
(2)基因型,又称遗传型,是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在杂交试验中,专指所研究的、与分离现象有关的基因组合。基因型一般不能直接看到,需要通过杂交(测交)试验从表现型来推知。
5. 生源论。
【答案】生源论是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
6. 微生态学。
【答案】微生态学是指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微观层次上的生态学规律的学科。
7. 鉴别性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a)。
【答案】鉴别性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a)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8. 乙酸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答案】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又称乙醛酸支路(glyoxylate shunt),是因循环中存在乙醛酸这一关键中间代谢物而得名。它是TCA 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TCA 循环不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而且还兼有可为许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代谢物的功能。
二、简答题
9. 在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中,如何淘汰野生型?举例说明之。
【答案】在放线菌营养缺陷型的筛选中,可采用菌丝过滤法淘汰野生型。其原理是:基本培养基中,野生型菌株的孢子能生长为菌丝,而营养缺陷型的孢子则不能。将诱变处理后的大量孢子放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脱脂棉等过滤,按此法经过数遍重复后,就可去除大部分野生型菌株,而留下营养缺陷型菌株。
10.现代微生物分类主要根据基因型特征来建立分类单元,基因型特征的测定通常都需要高新的复杂技术,而以实用为目的菌种鉴定却希望采用更易于测定的表型特征,你认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答案】解决矛盾的方法:
研究建立简便快捷的基因型特征测定方法;
更广泛地研究各分类单元之间表型特征的区别。
11.从遗传学研究角度看,微生物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答案】生物学特性:
(1)个体小,极少分化,每个细胞都能直接接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异;
(2)繁殖速度快,在短期内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有利于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
(3)大多数微生物以无性繁殖为主,而且营养细胞大多为单倍体,便于建立纯系及长久保存大量品系;
(4)代谢类型多样,易于累积不同的代谢产物;
(5)存在着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多种原始方式的有性生殖类型。
12.简述豆科植物根瘤菌保护固氮酶免遭氧毒害的机制。
【答案】豆科植物根瘤菌保护固氮酶免遭氧毒害的机制:根瘤菌侵入根毛并形成侵入线再到达根部皮层后,会刺激内皮层细胞分裂繁殖,这时根瘤菌也在皮层细胞内迅速分裂繁殖,随后分化为膨大而形状各异、不能繁殖、但有很强固氮活性的类菌体。许多类菌体被包在一层类菌体周膜中,维持着一个良好的氧、氮和营养环境。最重要的是此层膜的内外都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豆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的含铁蛋白,在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两者共生时,由双方诱导合成。血红素和球蛋白两种成分由根瘤菌和植物分别合成。豆血红蛋白通过氧化态的铁离子和还原态的铁离子间的变化可发挥“缓冲剂”作用,借以使游离氧维持在低而恒定的水平上。
13.比较葡萄糖进行非生物性氧化(燃烧)与生物氧化的异同。
【答案】葡萄糖进行非生物性氧化(燃烧)与生物氧化的异同如下表。
表
14.简述负控诱导和正控诱导两种操纵子转录调控的差异。
【答案】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
(1)调节基因的产物在负控中是阻遏蛋白,在正控中是激活蛋白;
(2)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是操纵区,激活蛋白的结合位点是激活蛋白结合位点。
15.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特点。
【答案】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特点比较如下表:
表
16.试列表比较两种连续培养器恒浊器和恒化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答案】连续培养器恒浊器和恒化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比较如下表。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