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808微生物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次级主动运输
【答案】次级主动运输是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 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的运输方式。包括同向运输、逆向运输和单向运输3种方式。
2.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即B 细胞, 【答案】是一种在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淋巴细胞。
3. 多联多价疫苗。
【答案】多联多价疫苗是多种减毒活疫苗制成的混合疫苗。
4. 涂布试验。
【答案】涂布试验是指1949年Newcombe 设计的一种与变量试验相似的实验,但他用的是固体平板培养法。
5. 胞内累积期。
【答案】胞内累积期,即潜伏后期,是指在隐晦期后,若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呈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这意味着细胞内已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
6. 间歇灭菌法。
【答案】间歇灭菌法,又称分段灭菌法或丁达尔灭菌法,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一般是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在T 蒸煮以杀灭然其中的微生物营养体,
然后放至室温或
下保温过夜,诱使残留芽孢发芽,次日再以同法蒸煮和保温过夜,如此重复3天即可在较低的灭菌温度下同样达到彻底灭菌的良好效果。
7. 免疫应答与免疫反应。
【答案】免疫应答是从一个抗原刺激开始,机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感应)后,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表现出一定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应的过程;
免疫反应是抗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产生免疫应答的反应。免疫应答是免疫反应的表现形式。
8. 恒化器
【答案】恒化器一种设法使培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9. 异型乳酸发酵。
【答案】异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主要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O=等多种产物的发酵。
10.外毒素与内毒素。
【答案】外毒素是指病原细菌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外界环境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有的属于
酶,有的属于酶原,有的属于毒蛋白,它们可以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其毒性作用强;
内毒素是存在于细胞内、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的毒素,热稳定,高剂量有毒,有弱的免疫原性,没有器官特异性。
11.菌株。 【答案】菌株是指带有质粒的菌株。某些Hfr 菌株中的F 质粒通过不正常切离脱离核染色体组时形成。
12.絮状沉淀反应。
【答案】絮状沉淀反应是将抗原与相应抗体在试管内或凹玻片上混匀,如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物,为阳性反应,如诊断梅毒的康氏反应。
13.衰亡期。
【答案】衰亡期是指紧跟在稳定期后的一段个体死亡速度超过新繁殖速度,即群体出现负生长的时间。特点是R 为负值,细胞形态不规则,常出现退化型、膨大型、畸形或自溶细胞,并会释放次生代谢产物或芽孢等。
14.五界系统。
【答案】五界系统是由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组成的系统。
15.辅酶
是一种黄色、可溶性、含四吡咯结构的化合物,作用与相似,以甲基【答案】
辅酶
还原酶复合物的一部分而参与甲烷作用的最终反应。
二、选择题
16.Micrococcus 的译名为( )。
A. 链球菌属
B. 微球菌属
C. 小单胞菌属
D. 四联球菌属
【答案】B
17.肠道致病菌特征( )。
A. 抗原结构复杂,均有H 、0抗原
B. 在SS 琼脂上为无色不透明菌落
C. 多数分解乳糖
D. 可用免疫血清鉴定分型
【答案】D
18.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通常是( )。
A.1%
B.0.5%
C.0.1%
【答案】B
19.运到细胞膜外的肽聚糖单体要进一步合成肽聚糖网套,其合成的引物为( )。
A.Park 核苷酸
B. 肽聚糖
C. 细菌萜醇
D. 磷壁酸
【答案】A
【解析】合成肽聚糖单体的引物是Park 核苷酸。
20.只存在于厌氧性原生动物和真菌鞭毛基体附近的一种细胞器是( )。
A. 液泡
B. 膜边体
C. 几丁质酶体
D. 氢化酶体
【答案】D
【解析】氢化酶体是一种由单层膜包裹的球状细胞器,内含氢化酶、氧化还原酶、铁氧还蛋白和丙酮酸。通常存在于鞭毛附近,为其运动提供能量。氢化酶体只存在于厌氧性的原生动物和厌氧性真菌中,它们一般只存在于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如可产生游动孢子的胡里希新考玛脂酶。
21.通常遇到的产芽孢细菌,多数是好氧性( )属的种。
A.Sporolactobacillus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