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北民族大学新闻评论及编辑之新闻评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由头
【答案】由头是指挑开话题、引发议论的媒介或孕育论点诱发思维的“引线”。各种不同的评论体裁,在由头运用和由头的构成上有所不同,或者以所依托的新闻报道的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具体的思想矛盾作为由头,或者以直接输入文中的新闻性事实为由头,或者以历史典故、文学形象、谚语格言作为由头,均有其各自的选择,由此显示了各自的特性。
2. 贴近群众
【答案】贴近群众,是指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盼,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新闻评论要把握群众脉搏,说群众想说而说不出的话,讲群众能懂的而又喜欢听的话。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国际评论
【答案】国际评论是指新闻媒介评论国际事务的政论性文章,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述评、署名评论等。中国新闻媒介的国际评论,其职能是向国内外的读者或听众,分析国际上新近发生的事件和动态以及国际局势的发展和演变,解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处理国际关系的方针和政策,宣传中国对各种国际问题的观点和原则立场。
4. 编后
【答案】编后,又称编后小议、编者附记、编辑后记、编余等,是对新闻报道或文章的一点联想和发挥。它用于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目的是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和报道思想,给人以深思的余地。编后的写作要求论题单一,分析扼要,不宜重复新闻中的事实,只要点出思想即可,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可以署名,也可不署。
5. 谈话体评论
【答案】电视谈话是一种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表现的大众传播活动。电视谈话是由记者(或主持人)主持,在演播室或其他固定场景与特定的谈话者围绕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以访谈、座谈或论坛的力一式直接进行交流或探讨的评论节目形式。
6. 系列评论
【答案】系列评论是指针对某一重大问题和事件而刊发的一组评论文章,一般在三篇以上。系列评论所反映的问题比较重大,而且涉及的面也较广,在一篇评论文章里很难说清楚、说完整,
需要将重要的问题分割开来,一篇一篇地辨析和阐释。系列评论一般来说都是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分成若干小题目来做,各篇独立成篇,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系统。
7. 新闻素养
【答案】新闻素养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基础。主要包括八个方面: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采访素养、电视素养、知识素养、大众传媒素养和美学素养。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具各相当的新闻理论修养,用理论指导实践。报道什么、如何策划、如何报道、报道效果如何都是电视新闻编辑应当随时考虑的新闻业务问题。
二、简答题
8. 怎样发挥评介型社论的良好评价效应?
【答案】评介型社论(包括评论员文章)的任务在于着重对有典型意义或重要意义的新闻性人物和事件进行旗帜鲜明的褒贬、评介,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进行论述和概括,以深刻揭示本质,总结经验或教训,从而发挥其启迪思想、引导舆论的社会功能。
(1)写作评介型社论,首要之点是立论要旨远意深,旗帜鲜明
这就要求作者具有胸怀坦荡、爱僧分明的革命情怀,努力做到评说事理宗旨高尚深远,立论高瞻远瞩,富有卓识,毫不装腔作势,吞吞吐吐。
(2)写作评介型社论,还要善于对评介的对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概括,深入开掘,以增强论述的深度和力度
具体地说,就是要从评介对象中或者揭示其可贵精神、宝贵经验及其积极意义,以引起社会重视:或者从中总结教训,剖析原因,提出忠告,以引导舆论; 或者回顾历史,以借鉴现实; 或者侧重就实务虚,缘事说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启迪读者。至于如何使开掘引向深入进而得出精辟的结论,方法应当是不拘一格的。有的可以运用今昔对照的手法进行深入开掘,借助背景烘托以揭示评介对象本身的思想和政治意义。
(3)写作评介型社论还得正确掌握褒与贬即赞誉与针贬的指导思想及其辩证关系
评介人和事总离不开褒与贬。褒与贬,即表扬先进与批评落后,赞成什么与反对什么,两者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就褒与贬的关系而言,赞颂先进旨在激励后进,弘扬正气、表扬先进本身也正是一种颇见成效的批评落后、祛除邪气。而批评落后,也正是为了使之转化为先进,为了通过针贬个别达到教育一片的目的。同时,先进与落后也总是共存于统一体中,先进事物之中存在落后因素。落后事物之中也不乏若干先进因素。所以,评介人与事,无论赞誉或针贬都要力求体现实事求是,分寸适度。褒贬得体,理定辞畅的原则和要求,切勿绝对化、简单化或感情用事。
9. 谈谈新闻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该遵守的几个原则。
【答案】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相比,新闻评论的结构有自己的要求。由于评论以分析、议论、评价、说理为主要任务,因而其结构布局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文章(或节目)的具体内容,根据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
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评论的观点、材料和先后顺序。
(2)评论的结构布局应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前后布局。
(3)评论的结构布局应反映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结构总体框架和基本规律的同时,在开头、结尾和层次安排上应体现自身的个性特征。
10.论述电视评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作用又是什么?
【答案】电视评论是多种传播符号综合运用的评论形式,包括文字符号(如标题、字幕),图像符号(如画面、图片、资料、图表)和语言符号(如解说词、论述语言、同期声、音乐、背景音响)。
(1)电视评论的画面
画面是指用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下来的,在银幕、屏幕或感光材料上呈现的形象。电视评论的画面一般由现场画面、资料画面以及后期制作的图表、图像等组成:
①现场画面
现场画面是指记者在采访现场摄录下来的有关环境状况、事物状态及人们动作、表情等真实情况的画面。它是电视评论各类画面形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画面形式,也是最具现场感、真实性和表现力的画面语言。
②资料画面
资料画面是指为表现节目主题而选用的有关事物原因、背景和发展脉络的资料性画面,包括影视资料和图片。这些画面能够使节目突破时空的界限,扩充节目的信息量,增强节目的可信性,使节目更有深度。
③后期制作的图表、图像
后期制作的图表、图像是指为节口主题及内容的需要,运用特技手法专门制作的表格、图形或活动影像。
(2)电视评论的同期声
同期声是指与电视画面同步出现的各种声音,包括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的各种实况音响。同期声是电视评论各种声音符号中最重要和最富感染力的组成部分。同期声更具有现场感和表现力,而且具有更为鲜明的个性特征。
(3)电视评论的屏幕文字电视评论的屏幕文字(即字幕)是根据节目内容需要,在后期制作时运用电子技术叠加在画面上的文字。标题是屏幕文字的特殊形式。作为电视评论的一种可视性因素,它具有以下几种作用:补允、说明; 提示、强调; 提炼、升华。
(4)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
电视评论的解说、论述性语言是对节日内容的补充性介绍及评价、分析与议论,具体表现为画外音和主持人(或记者)出镜点评。它使整个节目成为一个完整的集合体; 它还是编导者主体思想与个性风格的集中体现,电视评论的理论色彩和评析力度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它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