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933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执行的有效性
【答案】又称有效执行,是从行政执行的结果来考量行政执行,即行政执行主体通过行政执行过程达到国家意志、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结果。行政执行能力和有效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行政执行能力走低会导致政策失败和行政执行有效性的降低。
2. 政府绩效
【答案】政府绩效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效能。政府绩效是政府能力的基本体现,按照国际目前违行的模式,政府绩效由经济、效率、效益三部分构成。涉及政府管理活动的四个方面:资源、投入、产出、效果。“经济”涉及资源与投入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资源(资金)和投入之间的转换率。经济性表现为获得特定投入时成本最低,或者说充分使用己有资金获得最大量和最佳比例的投入。“效率”涉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指行政管理活动的产出同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之间的比率。高效率可以表现为获得既定量的产出时投入最少,也可以表现为投入既定时产出最大。“效益”涉及产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指政府部门产出达到所期望的效果或影响的程度,其中包括公民或顾客的满意度。
3. 企业家政府
【答案】企业家政府是指用企业家在经营中所追求的讲效率、重质量、善待消费者和力求完美服务的精神,以及企业中广泛运用的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和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使政府更有效率和活力,通过改变官僚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和内部驱动力,重新塑造政府形象。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西方传统政府官僚体制危机的加深,发达国家政府掀起了新一轮的行政改革热潮,奥斯本和盖布勒在这一时期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这一概念并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强调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革或重新塑造政府。
4. 行政专业责任
【答案】行政专业责任是指狄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因其执掌国家公共行政权力、运用公共行政管理方式履行国家公共行政职能而产生的特殊专业责任。行政专业责任是狭义行政责任的一种。专业责任的产生与三种公共行政现象密切相关:
①现代官僚科层组织的形成。与官僚科层组织相联系,产生了职业化的现代官僚集团及其管理形式,即国家公务员及国家公务员制度。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因此成为一种特殊的行业。
②科学管理原理的产生。受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公共行政管理中出现了专业行政和专业行政人员,
③“法律有限、人事无穷”的发展要求政府官员在法律、法规上享有、在管理实践中运用行
政裁量权,尤其自由裁量权。
5. 道德规范
【答案】道德规范是指在道德原则基础上形成的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道德意识现象的内容之一,是道德原则的进一步体现,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道德规范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在道德生活中的体现。道德规范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继承性。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又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自觉行为的产物; 任何先进阶级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和进步作用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力量是靠舆论来实现的,只能靠人们自觉遵守,所以约束力比法律弱得多。
6. 利格斯的行政生态学
【答案】行政生态学是将系统论的观点引入行政现象的研究,使一般系统论与行政管理学相结合之后产生的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开创者是美国人高斯,集大成者是美国行政学家利格斯。
美国人利格斯于1961年发表的《行政生态学》是被引为典范的生态行政学论著。他用生态理论和模式来解释行政现象,认为人类的行政模式可以分为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绕射型的工业行政模式三种模式。
这三种模式反映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因而能够适用和解释现代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和开发中社会国家的行政现象。利格斯的生态模式为在比较中确定各种行政类型的特质提供了一种研究框架。一般系统理论与行政管理学相结合,形成了生态行政学。其研究的基点在于强调政府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
7. 结构性权力
【答案】结构性权力,即组织权力,是指由于主体在组织的层级结构分工中的地位差异而产生的权力。行政组织在社会学意义上称为科层制。科层组织结构具有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通过层级制度安排,使每一级行政主体都拥有相应的权力,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有其适当的地位。层级越高,地位越重要,权力也就越大。行政客体对于结构性权力的服从源于行政组织自上而下的层级约束力。
8. 突发事件
【答案】突发事件是指没有预计或者无法预计而发生的,造成了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害的公共事件。在时效的意义上,突发事件是一种紧急状态,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生产或技术事故、传染性疾病、经济性恐慌、恐怖袭击、暴力冲突、社会骚乱和暴乱甚至叛乱等。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前期形态,即在突发事件没有或小能及时得到控制、制止的条件下,将转变成为公共危机。突发事件会不会发展成为公共危机,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强弱、高低。
二、简述题
9. 简述行政计划的编制过程。
【答案】一般地,逻辑上的行政计划编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确定目标。指根据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的性质,确定恰当的目标,是编制行政计划的第一个环节。
(2)调查研究。指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以获取有关和充分的资料。
(3)资料分析。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从而为制定多个计划方案创造必要的条件。
(4)计划方案的拟订和评价。指根据计划目标的需要和资料分析的可能性,尽可能地设计更多的逻辑上可能的行动方案,并运用科学方法评价各个可行的方案的优劣。
(5)方案的选择。它是编制行政计划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指在众多可行的计划方案之间择一而行,作为最终的定案。
(6)计划执行过程的反馈和计划的修正。指各个环节之间可能是相通的,互相渗透的; 各个环节的时间顺序也可以是颠倒的或同时进行的。必须灵活地运用这种理论上的、初步的计划编制模型。
10.简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渊源。
【答案】从理论渊源上看,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是在四种理论的基础上或直接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渊源包括:
(1)西方近代政治学说。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尤其是国家学说,为公共行政学提供了有关国家权力(行政权)、民权民意、政府结构、政治过程等概念和范畴,提供了传统的理论和思辨的研究方法。
(2)君主制时代德、奥两国的官房学。官房学又称为计臣学,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为国家(君主)管理财政、经济、行政等问题。当时政府将官房学作为候补官员的培训项目,并于1727年起设立了专门的讲座。官房学在改进行政制度、积累行政经验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为后来的行政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官房学以后逐步演变为公共则政学。
(3)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18世纪初期,普鲁士在西方首先创立了依据考试任用官吏的制度。1713年,普鲁士规定必须经过考试竞争才能任用法官,10年后进一步明确此规定适用其它官吏。英国则在1805年设立了常仟文官,1854年正式确立了常任文官制度。文官制度为公共行政学的公共人事行政的研究提供了最主要的范畴和最早的规范,因而对公共行政学的形成具有自接的推动作用。
(4)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兴起的行政法学。行政法学与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期产生,其最初的宗旨,是要反对和制止封建君主对资产阶级的强权的、粗暴的甚至是肆无忌惮的干涉和掠夺,后来则演变为研究行政法律关系的学问。行政法学开创了“依法行政”思想源流,建立了“法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