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612政治学概论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司法权
【答案】司法权主要是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在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分权体系中,一般都规定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多采用狭义的司法权概念,主要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而将检察机关归属政府领导,总检察长通常为内阁成员,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并代表政府出庭参加诉讼。检察官受总检察长领导,但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时享有独立性和保障。因此,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选举案件等。在各种司法诉讼中,司法机关的职能就是适用法律,即按法律规定的程序通过审理认定案件的事实,并依据法律作出裁决。这种审判权是司法机关所独有的,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侵犯;
②处理某些非诉讼性的事务。这主要是指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要由法院执行、保证、监督和公证,如登记财产、公证结婚、检验遗嘱、处理遗产、公布失踪和死亡、指定监护人和保护人等;
③违宪审查。所谓违宪审查,即由司法机关审查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的具体对象包括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令以及政府根据法律所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所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等。违宪审查制度起源于美国,在美国的联邦宪法中并没有直接规定最高法院拥有这一权力,但在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中,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国会制定的1789年司法条例中的一个条款违反宪法,从而形成了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的制度。后来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仿效美国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
2. 政治团体
【答案】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 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 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3.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起源特点和本质的看法总和。根据对国家起源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明了国家的本质如下: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②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
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作为一种暴力机器,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是最根本的,国家与氏族社会公共权力在划分居民和暴力组织方面的差别,不过是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的自然延伸和特定表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本质的论述,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4.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答案】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具有如下特点:
①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②共识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大多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基础上的; ③应然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规范,因此,它们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价值主张;
④约束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国际准则行为主体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既体现为道德性约束,又体现为实际性约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际政治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权威,因此,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只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而不具有强制力。
5. 政教合一
【答案】“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的基本特点是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 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 民众受狂热和专一的宗教感情所支配。严格意义上的政教合一主要存在于人类历史的上古时期,如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中国,都曾有过这种制度。最高统治者被视为神的化身或代理人,总揽教权和政权; 上层统治集团包括大量的宗教上层人物,一般僧侣或祭司也兼管教务、政务; 宗教是维持统治的巨大支柱,重大政务往往以宗教形式作出决定,宗教上的考虑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目前,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国家只有梵蒂冈、阿富汗等少数国家。
二、简述题
6. 简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也是中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遵循以下原则建立起来的: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包括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3)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既是国家政权组成的原则,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
依法行使职权必须遵循的原则。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4)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原则。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是促进我国社会民主发展的重要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施应该体现这一原则。
7. 邦联是否为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为什么?
【答案】邦联不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邦联制国家实际上是一种国家联盟,它是若十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联盟体。邦联制国家的特点主要是:
(1)各成员国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不存在彼此隶属和制约关系,而且只是在某些方面采取程度不同的一致行动;
(2)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邦联一般不设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和国籍;
(3)邦联设有邦联成员国的协商机关,其成员主要由各成员国的政府首脑担任,其职能主要是协商成员国之间的共同事宜;
(4)邦联成员国之间的共同活动以各方共同签字的条约为基础。
邦联制国家实际上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国家,而只是一种松散的国际组织。当今的欧洲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都是邦联的具体组织。
8.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
【答案】两党制是指两党制是指两个同等规模的政党争夺职位,双方各有几乎相等的机会赢得足够的选民支持,以取得垄断性执政权的体制。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两党制的例子。在两党制中,并非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指有两个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除了它们之外,其他政党的规模和影响力都比较小,只能参与并影响政权,却小能单独掌握政权。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有:
(1)国内存在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虽有独立候选人或第三党候选人出现在选民面前,因限于选举制度及自身实力的悬殊,这种两党格局一直未曾被打破。
(2)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竞选过程中,两党互相攻击对手,吹嘘自己。竞选结束后,作为反对派监督政府,要牵制执政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两党不会联合执政。
(3)两党制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这种选举制度有效保证了两大党的垄断地位。
9. 简释政治的涵义。
【答案】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各个阶级之间在经济上的根本对立,必然集中地表现为政治斗争。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阶级关系包括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和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