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710政治学综合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政治民主的特征与发展途径。
【答案】政治民主是指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民主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1)政治民主的特征:
①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
政治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形式,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政治管理形式。由于政治管理要以社会政治统治为前提,民主也必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定和存在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民主则是以阶级的政治统治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前提的。政治统治对于政治民主的前提意义,决定了政治民主的社会性质、基本构成和政治作用。
②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特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而社会经济关系从两个层次上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第一,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所有关系、分配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利益关系,决定着政治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 第二,产品的价值实现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成员利益实现方式决定着社会政治权力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政治民主之所以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根本原因在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中的运用。
③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政治民主首先集中体现为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自由的权利,这就是说,他不以别人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而是具有自己作为公民应有的独立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要求,同时,他可以在政治生活中自由地行使和实现自己的公民权利,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精神和行为,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
政治民主还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民主政治不承认有任何政治特权和社会特权,而规定任何公民,不管其个体差异如何,在政治生活中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④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
政治民主是社会政治成员把握自己的利益、意志和要求,自主自决,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形式,
因此,它是以政治成员在社会公共事务上的意志一致为基础的。不过,在实际政治事务中,要使每一个政冶成员在各种公共事务上都形成一致意见和看法是不可能的,因此,民主政治一般视多数同意为全体政治成员的共同利益所在,多数决定因而成为政治民主的基本规则。
⑤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
间接民主又称“代议民主”,是由人民选举出特定的公职人员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方式。代议民主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人民的利益要求通过代议制政府得到实现,而防止公职人员背离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直接民卞即由社会全体政治成员直接管理或决定社会公共事务。由此可见,直接民主区别于间接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社会政治成员本身而不是通过其代表实施政治管理或决定公共事务。
⑥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法治是实现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以特定的规范、准则来强制规定社会成员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一方面,法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条件; 另一方面,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又必须以民主政治作为基础和内容。
(2)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不过,从人类政治民主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民主的发展具有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制度性建设和公民教育三条基本途径:
①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
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性建设,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性建设,要求社会保持稳定和相对均衡。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性建设,要求培养具有民主价值内涵的公民文化。 ②政治民主的制度性建设
制度建设是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民主建设的基本途径。制度建设包括政治民主制度的确立、政治民卞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政治民主运行的规则化和规范化,政治民主过程的程序化。
③公民的民主政治教育
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公民,因此,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能力和民主意识在民主政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此而言,提高公民的政治能力,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是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的区别。
【答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的区别为:
(1)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是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有两层基本内容: ①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洛克把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盂德斯坞把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权。
②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权力制约的思想,后来孟德斯鸿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资本主义民主原则。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的宪法中,最早正式采用了三权制衡的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常常体现为按不同的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同时这些机构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分权制衡是资产阶级设立不同的国家机构为自己阶级利益服务的原则。一方面,资产阶级不可能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分权制衡;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集团可以通过影响不同功能的权力实现自己的利益,抑制他人利益,规约政府行为,以此来协调本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平衡各种集团的力量,维持资产阶级统治的稳定。本质上,分权制衡原则是维护资产阶级总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
(2)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本质上是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之间的一种政治协调原则,它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着利益的多样性,同时又确认人民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这种多样性和一致性,奠定了在民主基础上集中的政治协调原则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方方面面利益和要求表达和协调的过程; 二是经过协调的各方面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协调的过程。民主与集中正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
在国家机关组织上,民主集中制原则体现在: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②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3. 国家职能与国家本质的关系及主要职能表现。
【答案】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1)国家职能与国家本质的关系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2)国家的主要职能表现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具体包括:
①资本主义国家职能
a. 对内职能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对内压迫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镇压他们的反抗,以维护资产阶级政治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