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752政治学原理(一)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论述题

1. 运用政治社会化理论说明你是怎样形成个人政治价值取向的。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1)作为人们认识政治现象、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③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④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个人的政治价值取向是从儿童时期、青年时期到成年时期在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同时,亲身参与政治实践对个人政治价值取向的形成也有影响。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

①家庭

在较长期的家庭环境中,前辈在养育后代的同时,经常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权威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通常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输给后代,引导后代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

②学校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初步的规范知识; 另一力一面,在与许多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地体验了社会的政治生活。 ③特定的政治符号

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中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递作用。

④政治实践

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达之于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具有根本的意义。

2.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观点,结合全球金融危机的实际,分析并说明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主要是:

①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包含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种族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显然,政治关系是所有这些社会关系中的一种关系,与人们从价值、事实、活动等方面确定政治的含义不同,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

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按照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论,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被支配关系和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确定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认为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政治关系的建命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以围绕特定权力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着反作用。

③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在政治生活中,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国家和国家政权,就其内容来讲,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实际上是指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④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定性,都有着其客观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政治活动过程中,政治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这就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具体地、现实地把握政治,在把握政治生活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其方法和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又是一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2)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力是社会建立和运行的物质和文明的基础,而与特定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社会建构起政治等上层建筑。

在社会结构的这三层因素中,生产力是根本性的因素,其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状态、构成方式和实现形式。而生产关系的性质、状态、构成方式和实现形式决定着社会

政治的特性、取向和运行方式。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形成了社会政治的基础,并且对于社会政治具有前提性和决定性意义。对于社会政治来说,这种前提性和决定性主要体现在:

①生产力的特性和发展水平规定着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②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与社会政治活动和组织的规则和运行方式; ③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的发展。

另一方面,政治对于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或者以政治权力和相关规则保护着特定的经济基础,进而推动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或者以政治权力的力量改变生产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推动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或者由于自身的改变推动或者阻碍生产关系乃至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特定的阶级和政治力量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