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昌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般线性模型

【答案】—般线性模型:是对多元回归的发展,即它是进行方差/协方差分析的通用程序,其功能大体相当于多元方差/协方差分析。

2. 发表偏向

【答案】发表偏向: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研究结果(阳性结果)较无显著性意义的结果(阴性结果)或无效的结果被报告和发表的可能性更大的倾向。

3. 离散型随机变量

【答案】离散型随机变量:变量取值只能取离散型的自然数。

二、简答题

4. 结合研究实例,谈谈对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的认识。

【答案】(1)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教育性原则是指,心理与教育研究可能对研究对象,尤其是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要符合被试的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被试的健康发展。

(2)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设计过研究儿道德判断的实验。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的方法,研究儿童在面临一定的道德情境时,如何对行为责任进行判断。他本来的目的是去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会从哪个角度去看待故事里行为者的行为,并做出怎样的判断。同时,皮亚杰的实验不仅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并且实验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

而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模拟监狱实验”则相反,不但忽视了伦理性原则,同时也没有注意对大学生的教育性原则。实验过程中对被试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并且在实验被迫停止后,很多回到正常生活中的学生花费了较长时间去平复实验带来的心理冲击。

所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教育性原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保护研究被试的身心健康,使实验变得积极有益。这是心理与教育研究者在设计和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重要原则。

5. 心理与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包括哪些?

【答案】(1)描述

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目的。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正确地描述研究对象的现状是必要的,只有在正确描述了这些状况的基础上,才能揭示现象或事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因。

(2)解释

解释是对心理现象或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

(3)预测

预测是根据研究建立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

(4)控制

控制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难达到的目的。控制是指根据科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改变或发展。

总之,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前一项是后一项的基础。实施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可行的研究目的。

6. 简述两类错误的关系。

【答案】(1)类错误和类错误的定义

类错误是指在否定虚无假设类错误是指在接受

(2)两类错误的关系 ①不一定等于1。错误和错误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是拒绝时犯错误的概率(这

为真”是接受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前提是“为假)。 时前提是“接受对立假设时所犯的错误,即将属于没有差异的总体推论为有差异的总体时所犯的错误。由于这类错误的概率以表示,又常称为错误。

为真时所犯的错,这类错误也称为错误。也就是说,接受H 。时并不等于说二者100%的没有差异,同样有犯错误的可能性。两类错误的关系: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两个总体的关系若是确定的,增大,就减小;减小,就增大。 ③要使第类错误的概率保持在需要的水平上,而控制第类错误的概率,有以下方法:利用已知的实际总体参数与假设参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合理安排拒绝领域的位置,确定选择双侧检验还是单侧检验,如果是单侧检验,确定是左侧检验还是右侧检验;加大样本容量。

7. 简述描述统计的含义及其内容。

【答案】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概括事物的某方面属性,其本质上是为由局部(或样本)信息推断全局(或总体)服务的。

描述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大致有三种途径,即数据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数据的分布趋势。

(1)集中趋势度量,反映的是数据的代表值或相对集中的中心位置,常用的有三类:算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

,反映的是数据相对于集中量数的离散、分散程度,(2)离中趋势度量(或离散趋势度量)

因此,它不仅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异程度,而且可以衡量集中趋势度量对数据的代表性。

常用的离中趋势度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差异系数、四分差等。

(3)分布趋势度量,是对数据分布的形态(如是否对称、偏斜程度等)作的度量和判定。分布趋势主要包括偏度和峰度两方面。

8. 试述脑认知成像技术中fMRI 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案】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 )采用核磁共振仪来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 通常血氧含量升高说明流入某一组织或大脑功能区域的血流增加,则表现出该组织或者功能区活动处于激活状态。

fMRI 的优点:

①成像受体和其他刺激神经组织的作用物

②对葡萄糖代谢进行直接测量

③没有核磁感受性的人为现象

④可为听觉任务创造安静的环境

⑤在靠近流动性空间处成像

⑥因不存在磁场而易与ERP 及其他测量设备结合

⑦可重复扫描

⑧可进行单被试分析

⑨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⑩单一试验设计

⑪评估血动力反应,分离刺激与任务

fMRI 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空间局限性

某些空间上的局限性限制了 fMRI 所能测量的内容,例如,fMRI 的空间分辨率虽然可以达到1毫米3, 但在进行功能性研究时却通常要设定在3毫米3, 这种空间分辨率上的限制所造成的影响是,某些结构中的激活可能被错误定位或完全漏掉。

(2)人为激活现象

人为激活指的是那些并非由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导致的激活,它可能是由一些预料不到的来源所致。例如,一项研究中得到了与对颞极的电刺激的期待有关的显著PET 激活,然而后来研究者才发现这个短暂的激活实际是位于下颂,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被试预料到了电刺激而咬紧了牙关,诸如此类事先难以预料的因素均可能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3)时间分辨率的限制

由于对神经事件的血动力反应存在着潜伏期和持续时间,这使_也具有其自身的时间限制,例如,血流量的变化通常要在神经事件结束后的数秒才能达到高峰,这便影响到_在某些研究应用中的时间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