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历史综合之中国现代史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中华民国约法》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制定的约法。1914年3月,召开约法会议,根据袁世凯提出的“修改约法大纲七条”,炮制出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同时废除《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的主要内容有:①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 ②撤消国务院,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作为办事机构。
2. 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
【答案】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是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22年在巴黎成立,主要负责人是张申府、赵世炎、周恩来、陈延年等,下设旅法、旅德、旅比三个支部。其主要活动是在旅欧学生和华工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旅欧总支部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和领导旅欧华人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并为中国革命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革命干部,为争取中国革命的国际援助和支援国内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后因主要负责人陆续回国,逐渐停止了活动。
3. 南方讲话
【答案】南方讲话是指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住有利时机,大胆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谈话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明确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谈话为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4. 一国两制
【答案】“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中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5. 中央研究院
【答案】中央研究院是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1928年在南京成立,1949年搬迁台湾。它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奖励学术研究。院长先后由蔡元
培、朱家骥等担任,下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质、动物、植物、气象、历史语言、社会、医学、工学、心理学等13个研究所。
6. 四一二政变
【答案】四一二政变是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共政变。1927年4月12日凌晨,由白崇禧坐镇上海指挥,杨虎、陈群等具体配合,首先出动帮会流氓,冒充工人. 袭击了闸北、南市、沪西等地的工人纠察队。军警以调解工人“内江”为名,强行收缴“双方”枪械,打死打伤工人300余人,并强占上海总工会。次日,工人罢工抗议暴行,其中6万多人前往驻军司令部请愿,行至宝山路时,竞遭周凤岐军的机枪扫射,死100多人。14日,上海军警开始全面“清党”,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者被捕,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被查封。18日,蒋介石通电拥护“清党”,建立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形成宁汉对峙。
7. 工业七十条
【答案】工业七十条,又名《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是一九六一年九月十六日党中央起草的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的草案。该条例是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国营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的,主要针对当时工业企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相应的规定。该条例主要内容如下:①规定国家与企业之间实行“五定”、“五保”;②限制企业党组织对生产行政工作的干预过多,禁止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引申到车间、工段和科室;③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④每个企业必须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⑤明确规定技术人员和职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⑥强调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⑦规定企业的主要管理权力集中在厂部;⑧规定企业必须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
8. 卢沟桥事变
【答案】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策划的一起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的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又炮轰宛平城,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二、论述题
9. 如何看待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作用?
【答案】(1)国民党军队是正面战场的主力,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正规战、阵地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敌后战场的主力,战争的主要形式是游击战。双方各自独立,各有各的作战区域,战略上有配合。两个战场虽有冲突和斗争,但总的来说,中口矛盾是主要矛盾,两个战场以配合为主。
(2)国民党军队自始至终进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保卫战,正面战场是
抗日的主要战场,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消耗了大量敌人的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在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对日军发动“冬季攻势”,打退了日军的若干正面进攻; 有时也有保存实力、战略战术指挥失当的问题。战争后期,战场上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3)国民党军队也在敌后抗战,既是牵制打击日军的力量,也是和八路军、新四军搞摩擦的主力。国民党军队也曾经将正规军化整为零,化大为小,在敌后进行几近纯军事性的潜伏、扰乱、破坏、牵制和消耗性的斗争,是在统一指挥下的从战略战术上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如鲁西北的范筑先、鲁中的沈鸿烈、江苏的韩德勤等。山西抗日游击根据地是国民政府在敌后兵力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一块根据地。
总的来说,正面战场的主流仍是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前提下坚决抵抗的。从“七七事变”到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军队对日本进行了有名的会战22次,大小作战上千次,共击毙日军52万人,击伤193万余人,担负起正面抵抗日军的任务。
10.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国民党各派军阀的战争有哪些?
【答案】国民党各派军阀间争斗的主要表现为军阀混战,按时间先后主要有:
(1)蒋桂战争。战前蒋桂间的争斗由来已久,蒋介石以南京政府的名义下令讨桂,蒋桂战争爆发。由于受蒋的收买,桂军一部在前方倒戈,使桂军从武汉地区仓皇撤退,蒋军进入武汉。随后,蒋派军队由湘、粤、滇三路进攻广西。不久,李宗仁组织南路“护党救国军”,通电反蒋,并派兵进攻广东。受到蒋支持的粤军打败桂军,蒋任命原桂系军人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蒋桂战争结束。
(2)蒋桂战争之后,相继爆发蒋冯战争、第二次蒋桂战争和蒋唐战争。1929年10月,冯军将领宋哲元等通电讨蒋,蒋介石下令对冯军进行讨伐,从10月下旬到11月,蒋冯两军在豫西展开激战。战事发动后,原来答应与冯联合反蒋的阎锡山,转而附蒋反冯,结果冯军败回陕西。11月,在蒋桂战争中被蒋起用为师长的张发辛,与桂系联合,组成“护党救国军”,进攻广东。12月,蒋派何应钦率军援粤,张、桂军被击败,这是第二次蒋桂战争。同时,唐生智与石友三联合,参加“护党救国军”,举兵拥汪反蒋,不久被蒋打败。
(3)蒋介石与冯、阎、桂之间的中原大战。1930年5月11日,蒋介石下总攻击令,中原大战爆发。10月,阎、冯等完全失败。历时近半年的中原大战,给人民造成极大灾难。经过1929
年至1930年的军阀混战,蒋介石打败了所有反对力量,在国民党军阀势力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11.巴黎和会上的“中国领土完整问题”具体指什么,巴黎和会最后对中国问题如何解决,中国国内有怎样的反响?
【答案】(1)“中国领土完整问题”是指我国台湾、澎湖列岛的归属问题及德国在山东权利的问题。
(2)协约国列强无视作为战胜国中国的独立与主权,规定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移交给日本,并将此条款写入凡尔赛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