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我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课堂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性课堂教学

  摘要

  在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越 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增长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性因素。正如江泽民同志 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旺 与发达,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然而,大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 代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状况令人担忧。有关中美、中英、中加等青少年 创造力的比较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青少年相比存在明 显差距和不足,这突出表现为:创新意识淡漠,创新动机不足,缺乏探究精神; 思维定势化倾向严重,注重求同从众,忽视求异出新;注重知识的掌握和知识认 知能力的训练,忽视和缺乏具体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个性特征不明显,缺 乏广泛兴趣和独到特长;想象力不丰富、审美情感不高,缺乏创造性情感体验等。 本文认为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并非是由于我国青少年的遗传因素而致,而 主要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力所造成的。从“教育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 起主导作用”这一教育学的基本命题出发,学校教育应当对这种状况承担起最为 主要的责任。而在学校教育的诸多因素中,课堂教学的陈腐僵化无疑又是导致这 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阵地,学生 在学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渡过的。反思现阶段我国的课堂教学,明显存 在着以下弊端:课堂教学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应试”为目标而忽视学生发展; 课堂教学以书本知识、教师和教案为本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的 组织者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自身就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方法呆 板,形式僵化,仍以“满堂灌”、 “填鸭式”为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忽 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测评等。 本文认为,上述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正是造成我国青少年儿童创新能力不 强的主要原因。为此,要提高广大中小学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成为承担起实现 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年轻一代,就必须下大力气改革和改造现有的课堂教学, 这可以说是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本文认为,为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课堂教学在改革上 应坚持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第二,课堂教学应坚持“学生发展、学生学和开放生成”为本位;第三,应注意构建渗透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化课堂教学和创新 性课堂教学模式;第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能够有效实施创新教育的教 师队伍;第五,倡导多元化的课堂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