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考研内部复习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芝加哥学派

【答案】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他们在关于人的行为间题上反对本能论观点,提倡社会互动理论。代表人物有帕克、米德等。芝加哥学派对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如下:①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对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而言,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②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③该学派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他们强调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④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使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等。

2. 信息主权

【答案】信息主权是指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对本国的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 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 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自主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3. 媒介事件

【答案】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①丹尼尔. 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事件; ②丹尼尔. 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种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媒介事件具有三个特点:①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 ②打破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 ③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相当的“知名度”。

4. 施拉姆(W.Schramm )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答案】施拉姆(W.Schramm )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该模式在一定程度卜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5. 李普曼

【答案】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李普曼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该书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即“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 )和“刻板成见”(stereotype )。

二、简答题

6. 除了本章提到的关于大众传播的6种话语以外,你还能从生活中找出其他的传播话语吗?

【答案】传播是欺骗,传播是宣传,传播是交流,传播是意义,传播是强迫。(答案供参考)

7. 简述媒介批评的内容和方法。

【答案】(1)媒介批评的定义: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一一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2)媒介批评的内容

①广义的媒介批评是对一切与媒介有关的问题的分析和评判。

a. 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层面。这主要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与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传播媒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等。

b. 本体层面。这是媒介批评的基本范畴。这方面包括传者和受众研究、传播工具研究、传播的内容研究、传播的效果研究等等。

c. 现象层面。这是指大众传媒生产的产品,传播给受众的各种信息一一新闻节目、天气预报、经济信息、文艺节目、商品广告、流行歌曲和时装表演等等。

②狭义的媒介批评,是指对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产品,如新闻报道、文艺节目、通俗音乐、商品广告等的批评。

(3)媒介批评方法

①以评判(evaluation )作为求知的方法。大众传播媒介不是一套“客观的”或中性的事实,而是社会成员主动的创造,其中隐含着信念和目的。因此,在批评大众媒介时,分析和阐明大众媒介所创造的价值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为人们提供指导和解释生活的意义。

②以解释(interpretation )作为求真的方法。大众媒介产品是意识形态的产品。但大众媒介文化产品的表层往往经过了精美的“包装”,使特定的意识形态被掩埋。批评家揭示与剖析表层信息背后的意义和内在的涵意。目的在于使一般的受众从“意义的消费者”,转变成为“意义的生产者”。

③以批判(Criticize )作为求善的方法。本质上,媒介机构是工业与商业的组织,以工厂装配线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目的是扩大利润。批评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批判,以否定性的思考,

透视媒介中的物化关系,激起受众独立判断能力,使其避免沦为商品化媒介下的牺牲品。

三、分析题

8. 试着从本书后面的理论中找出一个理论进行分析,看看它在哪些方面符合一个好理论的标准。

【答案】选择“媒介即信息”理论。因为他符合客观经验主义理论的五个标准。(1)对于客观经验主义的研究者而言,一个好理论的标准:①要对所收集的复杂数据做出全面而合理的解释,让我们从混乱中发现秩序。②最好能够对实践做出预测,好的理论能够掐述普遍存在的规律。③要简洁。这个法则也被称为奥卡姆剃刀法则,即去掉那些可有可无且不难以证明的假说。④提出的假说要能够加以检验,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可证伪原则相似。⑤具有实用性,能够指导实际工作。当然,不同的人对实用的理解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理论是高谈阔论,而勒温则认为“没什一么东西比理论更实用了”。

(2)对于逢释经验主义和批判理论范式而言,一个好理论的标准:

①要对人和社会做出新的理解,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待熟悉的事物,具有更多的选择。 ②任何人都会有价值观和立场,它们不可避免地会被带进研究中。人们既然无法做到客观,那么就应该诚实地向人们说明自己的价值取向,让理论的接受者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

③对于诊释和批判研究而言,好的理论研究既可以是一个文笔优美的故事,也可以是对现实做出的精彩的批评。

④对十设释和批判研究而言,‘个理论不」定要经受客观标准的检验,学术共同体的承认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⑤促进社会变革。对于批判理论范式的学者而言,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解放受压迫的人甚至全人类。比如女性主义理论的目标是让女性受到公平的对待,促进她们的自由平等,当然,从某个意义上来看,这种自由和平等也会使每一个人(包括男性)受益。

9. 传播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何不同?

【答案】英国学者戈尔丁和默多克认为,政治经济学与现代主流经济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是整体的。政治经济学在解释经济现象时,并不局限于某个局部,而是研究它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取向坚持认为要理解一个局部问题,必须从整个社会结构着眼。从研究方法上来,这种立场与实证主义存在分歧。虽然政治经济学研究也使用数据,但是该理论认为在一个较大的社群内,把各种变量考虑在内或者严格地控制实验儿乎不可能,尤其是研究还涉及道德判断。

(2)它是历史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主要基于晚期资本主义或者高度发达的现代性背景展开研究。当今大多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都是在数字化、兼并、解除管制和全球化这些语境下进行。

(3)它重点研究资本主义企业和公共干预之间的平衡。传播的政治经济学一方面关注垄断对传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国家的干预。市场和国家各有所长,但任意一方压倒另一方,都可能造成少数人的统治。这个特点主要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对于中国来说,情况要复杂得多,除了企业和公共干预之间的平衡,还涉及特权与市场之间的平衡、公共权力和公民自由之间的平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