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729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习风格

【答案】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它一般可以划分为五个部分,三个层面。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包括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冲动型和沉思型等; 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 学习风格的意动成分; 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倾向成分和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倾向成分; 其中,前三部分构成了学习风格的心理性层面,后两种则构成了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

2. 学习策略

【答案】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主要类型有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3. Portals

【答案】中文意思为门户。是指集成了多样化内容服务的Web 站点,又称为网络门户。现在通常认为网络门户就是网上浏览者的出发地点,人们经由这道门进入网络世界,也可以看作上网的“启动港”,上网第一站。

4. 虚拟学习社区

【答案】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同时虚拟学习社区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组织。

5. 超媒体

【答案】超媒体是超级媒体的简称。超媒体是一种采用非线性网状结构对块状多媒体信息(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超媒体,,开创了“整合资源”的新模式,是新媒体意识与新商业思维的有机聚合。

6. Instructional design

【答案】中文为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者经常使用教学技术以改进教学。教学设计已经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

7.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答案】中文为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传统合作学习的延仲和发展。它代表了两种趋势的汇合点,即普遍渗透于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的汇合。

8. 信息

【答案】信息,指音讯、消息,是一个抽象概念,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它的表现形式远远比物质和能量复杂。信息是一个发展中的动态范畴,它随人类社会的演变而相应的扩大或收缩,总的来看信息所涵盖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可以断定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范畴将进一步扩大。作为一个概念,信息的定义呈现出多定义而又无定义的局面。一般来说,与信息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词语包括约束(constraint ), 沟通(communication )、控制、数据、形式、指令、知识、含义、精神刺激、模式、感知以及表达。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和名称。

二、简答题

9. 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获取关于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库规范的建设情况,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尝试对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库规范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目前,教育部己经颁布了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规范,其中包括《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学资源库部分》DLTS ,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规范》及一个教育管理信息规范。这些规范己经较好吸收了国外的资源库建设标准,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

10.请你结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的特点,谈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答案】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传统的教育体制不能满足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而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应用可以全面促进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生角色、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变革。下面我就结合21世纪信息人才的需求特点,来谈谈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1)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促进课程内容及形式的变革

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是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而最能体现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教育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能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和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从不同途径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成为对学生的第一素质要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育技术能促进师生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种与创新能力紧密联系,而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技术的发展和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共同影响,出现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1.“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阐述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答案】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要想在其中找一条具体的信息,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因此有人感叹“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 )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1)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现象关键是没有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具体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网络中的数据资料没有有效而及时的转化为有用的知识。数据泛指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属性、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以适合于用人工或自然的方式进行保存、传递和处理。数据被处理后变成信息,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而知识是让从定量到定性的过程得以实现的、抽象的、逻辑的东西。知识是需要通过信息使用归纳、演绎得方法得到。所以,只有庞大的数据资料是没有价值的,它需要经过加工处理成为信息,继而变成有用的知识。

②个人缺乏Internet 信息搜索能力,没有获得有用的知识。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并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应用,极大的影响着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同时对每个社会中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基础知识和信息搜索能力成为不可缺少的生存技能,如果没有上述技能就不能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中准确而有效的找到所需要的知识。

(2)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

①掌握网上信息资源的搜索方法:

a. 利用己有的网上检索下具。如使用Google ,百度等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字(及其组合)来搜索想要的资源。

b. 通过权威站点的推荐和链接。查找相关学科的著名站点或页面时,注意它们推荐的站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