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推断统计

,而对【答案】推断统计:根据带随机性的观测数据(样本)以及问题的条件和假定(模型)

未知事物作出的,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2. 抽样分布

【答案】抽样分布:从已知的总体中以一定的样本容量进行随机抽样,由样本的统计数所对应的概率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3. 一般线性模型

【答案】—般线性模型:是对多元回归的发展,即它是进行方差/协方差分析的通用程序,其功能大体相当于多元方差/协方差分析。

二、简答题

4. 根据选题的原则,请从日常观察、实际需要、理论等方面至少提出5个心理学的研究问题。

【答案】选题原则的四个基本特征主要有:课题是可行的;课题是清楚的;课题是有价值的;课题是符合道德的。因此,从日常生活、实际需要、理论等,我们可以选择研究的课题主要有:

(1)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分析;

(2)企业文化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3)大学生求职焦虑研究;

(4)高中生考试焦虑的研究;

(5)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家庭积极教养方式研究。

5. 如何有效的降低测量误差?

【答案】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各种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是不相同的,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根据组分含量对准确度的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选择最佳的分析方法。

(2)増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根据偶然律定律,在测量次数极多的情况下,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的偶然误差出现的机会相同,这样可使正负偶然误差相互抵消。

(3)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如使用空白实验,校正仪器,增设对照试验等。

6. 什么是组间设计?什么是组内设计?分别举一个适合用组间设计而不适合用组内设计的例子,以及一个适合用组内设计而不适合用组间设计例子。

【答案】(1)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的含义

①组间设计

组间设计又称为被试间设计或独立组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②组内设计

组内设计又称作“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 )”,其实验进行的方式是:每个被试接受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而且每个被试接受的实验处理是完全一致的。

(2)举例

①为了避免相同被试前后测试效应的影响,有的设计只适合用组间设计而不适合用组内设计,比如一个记忆实验,要求被试在用两种不同的记忆策略回忆相同的一段材料。

②有时需要考察相同被试在不同的测验下的结果,这时就适合用组内设计而不适合用组间设计。比如:班上的学生作为被试,教师是实验者。实验作业是要求被试估计每段时间的长短,刺激时距有四种水平:5秒,8秒,14秒和23秒,被试用划线的长短表示时距长短。

7. 如何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

【答案】全面的文献检索都会使用到以下一些方法:

(1)计算机检索,一般是通过关键词进行,因此需要注意:关键词可能会随着时代而发生一定变化,有时变化还很大,选用正确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文献查全十分重要。

(2)手工检索,通过人工逐篇翻阅有关文献,主要是对计算机未能检索到的文献再次进行检索,因此,检索范围应尽可能的广,应包括专著、书、单行本、期刊、正式或非正式的论文、学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以及各种私人交换资料等“逃逸文献”。

(3)从有关研究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查询,仔细查阅已经检索到的文献的参考文献,并根据这个线索继续进行查询。

(4)专家询问法,向该有关领域的专家、同事收集相关信息,特别是对一些基本内容符合要求,但报道不详细的文献如摘要等,应通过与作者联系获得元分析所必需的信息。

8. 简述描述统计的含义及其内容。

【答案】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概括事物的某方面属性,其本质上是为由局部(或样本)信息推断全局(或总体)服务的。

描述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大致有三种途径,即数据的集中趋势、离中趋势和数据的分布趋势。

(1)集中趋势度量,反映的是数据的代表值或相对集中的中心位置,常用的有三类:算术平均数、中数和众数。

,反映的是数据相对于集中量数的离散、分散程度,(2)离中趋势度量(或离散趋势度量)

因此,它不仅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异程度,而且可以衡量集中趋势度量对数据的代表性。

常用的离中趋势度量有全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差异系数、四分差等。

(3)分布趋势度量,是对数据分布的形态(如是否对称、偏斜程度等)作的度量和判定。分布趋势主要包括偏度和峰度两方面。

9. 因素分析的假设条件有哪些?SPSS 中如何检验?

【答案】(1)因素分析的假设条件

①从宏观层面的研究构想说,因素分析着重在于分析变量间的共同变异,因此变量背后必须存在“潜在”的维度,否则得到的因素分析结果就难以理解。

②因素分析通常首先要求观测变量分数以及公共因素、独特因素都用标准分数表示,即变量和因素的均值均为0,方差均为1;其次,公共因素和独特因素间不相关,各独特因素之间也不相

;另外,由于因素分析的目的是找出观测变量中潜在的因素结构,因关(尤其在公因子分析法中)

此要求观测变量间应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一般要求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3;此外,正交模型要求公因子之间应当相互独立,尤其是在主成分分析中。

③同任何统计方法一样,因素分析对数据类型以及数据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要求,等距型数据是一个基本要求,一些特殊情况下等级型数据也可以接受。

10.心理学研究中的主要变量是哪些?

【答案】心理学研究中变量的主要主要有:

(1)刺激变量、机体变量和反应变量

①刺激变量简称S 变量,是指已知的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包括研究者可以

a. 自然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b. 具体性刺激和抽象性刺激;操纵和控制的环境特征,其形式主要有:

c. 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

②机体变量也称被试变量、属性变量,是指被试本身对行为反应有影响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分为稳定特征与暂时特征,还可以分为生理上的特征和心理上的特征。

③反应变量指由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行为的任何变化。人对刺激的行为反应可以分为言语行为反应和动机行为反应。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度量:a. 速度;b. 准确性;c. 难度或量表分数、评定分数;d. 次数或机率;e. 幅度和强度。

(2)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①自变量指在实验中被实验者加以操纵的变量。只要研究者认为能够影响行为,并能够对其进行操纵,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都能够成为自变量。

②因变量是在实验中被试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即实验者观测和记录下的随着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被试行为反应值。因变量依赖于实验者对自变量的操纵。

③控制变量指在实验中实验者需要通过保持恒定等方法使其中立化的潜在变量。

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