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抗税

【答案】抗税是指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拒绝接受税务机关检查, 威胁、围攻、殴打税务人员等行为, 也属于抗税。情节轻微, 未构成犯罪的, 由税务机关追缴其拒缴的税款、滞纳金, 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除由税务机关追缴纳税人拒缴的税款、滞纳金外, 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 骗税行为

【答案】骗税行为是指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 经过公开的合法的程序, 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有骗取出口退税行为的, 依法由税务机关追缴纳税人骗取的退税款, 并处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 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构成犯罪的, 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税收管理体制

【答案】税收管理体制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税收管理权限与责任的一项制度。其实质上体现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它是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

财政管理体制与税收管理体制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包含关系, 前者包含并制约后者, 后者属于并服从前者。

4. 税收成本

【答案】税收成本是指为征集一定数量的税收收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税收成本是为了实现尽量减少税收流失和差错的目标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额外费用的总称。税收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税收成本包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和税收社会成本;广义的税收成本还包括税收立法成本。

5. 分税制

【答案】分税制是指在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和支出责任的前提下, 以分税法划分各级政府收支, 同时实行政府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地方政府收支的财政体制。目前世界上比较典型的分税制模式大体上有三种:①分散立法、按照税源分率分征、实行纵向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集中立法、事权分散、按照税种划分收入、实行纵向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③税权集中、税种共享、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6. 混合销售行为

【答案】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销售又涉及非应税劳务提供的行为。两者之间密切相连, 且从同一受让方取得价款。对于混合销售行为, 是作为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还是作为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征收营业税, 需视纳税人的性质而定。税法对混合销售行为的规定: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货物, 应当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 视为销售非増值税应税劳务, 不缴纳増值税。

二、论述题

7. 世界各国税收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影响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因素很多, 从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宏观税负的选择可以看出,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国家职能定位、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模式等因素是影响税负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税收负担的最根本决定因素, 而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等指标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直观的表现。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贫富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 人均GDP 越高, 该国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越丰富, 因而拥有相对丰富的税源和相对宽广的税基, 同时, 纳税人对税收也具有较强的承受力, 为该国选择相对较高的税负水平提供了物质基础。相反, 一国若处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阶段, 社会可供分配的产品和纳税人的承受能力受到限制, 较高的宏观税负水平缺乏现实的基础, 可能伤及税本, 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经济结构

一国的经济状况对税负的影响, 不仅体现在量的制约上, 而且体现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经济结构有丰富的内涵, 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等许多方面, 其中对税收负担水平及分布影响最大的当属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造成税源结构和税基大小的变化, 从而对税收收入的来源结构及税负结构产生影响。

(3)国家职能定位

政府的职能定位也是影响税负水平的重要原因。一国政府承担哪些职能, 决定政府规模的大小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因此, 国家职能的大小, 即政府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对税收规模以及税收负

担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4)经济体制与财政体制的模式

体制因素直接影响财力集中度。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府不但担负着社会管理职能, 而且担负着大量的经济建设任务, 因而政府职能范围显著地大于同期市场经济国家。

(5)税收手段

一国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手段是多样的, 财政筹集收入手段的多少, 决定了政府在集中社会剩余产品时对税收手段的依赖程度。当国家参与企业分配的主要形式是税收时, 税收负担就要重些;当国家运用多种形式参与企业收入分配时, 税收负担就要轻些。因此, 一国财政分配体制规定了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8. 论述所得税的特征以及我国所得税的特点。

【答案】所得税, 又称收益税, 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

(1)所得税的总体特征:

①通常以纯所得为征税对象;

②通常以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

③纳税人和实际负担人通常是一致的, 因而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

④特别是在采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 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差距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2)我国所得税特征:我国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①企业所得税特征

a. 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 税源大小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净所得额, 净所得额的大小决定着税源的多少。总收入相同的纳税人, 所得额不一定相同, 缴纳的所得税也不一定相同。

b. 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企业所得税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 所得税的负担轻重与纳税人所得的多少有着内在联系, 所得多、负担能力大的多征, 所得少、负担能力小的少征, 无所得、没有负担能力的不征, 以体现税收公平的原则。

c. 税法对税基的约束力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 如果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家税收法规抵触的, 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纳税。

d.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程序复杂。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核算得出利润的基础上,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后得出的。

e. 实行按年计算, 分期预缴的征收办法。企业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的, 实行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征收办法。

②个人所得税特征

a. 在征收制度上实行分类征收制。我国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 即将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