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916课程与教学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人格形象

【答案】教师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复杂多样的人,其劳动是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理想教师的人格包括善于理解学生、富有耐心、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意志力强、有幽默感等。教师的性格与学生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2. 教学策略

【答案】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教学策略具有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灵活性的特征。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有要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本身的素养以及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来决定。按照知识类型的不同,可以吧教学策略分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策略。课堂中常有的教学策略有讲述策略、对话的策略、指导策略等。

二、简答题

3. 普遍性目标的涵义、特点及其价值取向是什么?

【答案】“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教学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教育实践中。

“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即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教育情境。

4. “设计教学法”是由谁提出来的? 其涵义是什么?

【答案】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在杜威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所创立的“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方法论,也是一种经验课程论。“设计”的核心就是“自愿的活动”。它并不单纯是手工或身体活动组成的,同时它也应当包含智力的、审美的活动在内。因此,“设计教学法”就是通过学习者种种主动的、自愿的手工活动、智力活动、审美活动等而进行教学的方法。如创造性设计、鉴赏或娱乐设计等。

5. 简述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

【答案】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在于:

(1)提示型教学方法有助于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却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

(2)提示型教学方法有助于人的接受能力的发展,却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

(3)不顾学生的认知结构的特性,过于强化提示型教学方法,很有可能导致“注入主义”,导致学生的机械被动学习。

这样,教育就不是解放人、使人获得自由的过程,而成为控制人、压抑人的工具,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宗旨。

6. 为什么说“学术中心课程”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答案】学术中心课程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原因有以下几点:

(1)信息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知识的激増与速衰,对信息的良好的敏感性和发达的加工处理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使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并能引导信息社会健全发展成为现代课程改革的重大使命。而学术中心课程以学科结构为核心构筑现代课程体系,使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得以简化、统整和完善,创造了现代化课程的一个范例。如今,“结构”、“学科结构”这些概念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最熟悉、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2)学术中心课程把课程开发的基点落在专门化的学术领域,因此,它属于广义的学科课程的范畴。但是,学术中心课程不仅尊重了学术逻辑,而且积极吸收了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所倡导的经验课程的积极因素——发展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精神,这样,学术中心课程就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这就使学科课程发展到新的阶段。

7. 卢梭提出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卢梭提出的发现教学论是倡导尊重儿童的发现天性的教学论,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

(2)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

(3)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4)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8. 客观主义认识论及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主张是什么?

【答案】客观主义认识论及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主张如下:

(1)客观主义认为,“客观实在”是外在于人的心灵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知识即是对“客观实在”的摹写或反映,知识的真理性是由其与“客观实在”符合的程度决定的,知识因而是客观的。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的心灵在与外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内部生成的,人的心灵

具有自觉能动性,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

9. 简述美国的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在对评价领域的划分中指出的第四代评价的本质及基本特点。

【答案】古巴和林肯认为的第四代评价的本质及特点是:

(1)古巴和林肯在对前三代评价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们所谓的“第四代评价”。第四代评价的中心思想

是,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

(2)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被评价者)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

10.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些基本取向?

【答案】课程内容的基本取向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

(1)学科知识。指学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科学、技术、艺术、道德等学科知识,渐次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活动方法。

(2)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校课程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选择、批判与超越,而且还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3)学习者的经验。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和开发者,其个人知识和经验是课程内容的基本构成。

11.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答案】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包括垂直组织的标准和水平组织的标准。

(1)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连续性”和“顺序性”。“连续性”,是指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强调的是课程要素的重复。“顺序性”,是指将所选出的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至繁地组织起来。顺序性强调的则是课程要素的拓展和加深。

(2)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是“整合性”。“整合性”,是把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课程的整合性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和社会生活的整合。

12.简述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含义。

【答案】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教学对话的范型。他认为,理想的教育方法不是把自己现成的、表面的知识教授给别人,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正像接生婆帮助孕妇依靠自身的力量分娩婴儿一样,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