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752化学教育基本理论之课程与教学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我们通常所说的“迁移”,就是加涅所说的( )。

A. 习得阶段

B. 概括阶段

C. 反馈阶段

D. 作业阶段

【答案】B

【解析】加涅的信息加工论将学习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实现学习迁移属于概括阶段。

2. 下面是关于课程与教学分离问题的表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

B. 教学的过程不能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

C. 课程就成为学校教育的手段,教学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实体

D. 课程与教学是一种线形关系

【答案】C

【解析】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

3. 在课程创生视野中,( )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A. 课程专家

B. 教师

C. 课程专家和教师

D. 教师和学生

【答案】D

【解析】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特征包括:①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②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③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

4. 学生一旦完成作业后,就立刻意识到他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进入了( )。

A. 概括阶段

B. 回忆阶段

C. 保持阶段

D. 反馈阶段

【答案】D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和记忆的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的过程分为动机、领会、习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等八个阶段。在反馈阶段,当学生完成作业后,他会马上意识到自己打到了预期的目标,这时教师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指导自己的作业是否正确。

5. 下列是关于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A.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与泰勒原理相比,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充分尊重

B. “实践兴趣”缺乏自我反思的特性

C.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保证了人的主体性的彻底解放

D. 在审议中,人的思想倾向性可能会被作为一种控制方式来使用

【答案】C

【解析】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彻底解放。实践兴趣缺乏自我反省的特征,即是经过审议,人的思想倾向性也难受蒙蔽,“达成一致”也可能被作为一种控制方式使用。

6.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 )。

A. 教育价值观与课程观.

B. 教育观课程与价值观

C. 教育价值观与课程价值观

D. 教育观与课程观

【答案】C

【解析】课程实施包括三种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这三种取向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现与课程价值观。因此,在不同的课程实施取向的视野中,教学设计由迥然不同的旨趣和方略。

7. 下面哪一论点不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念?( )

A. 现在人类面临的最根本和最主要的问题是人类自身的问题

B. 心理学要关注人类经验的形成

C. 人类不仅可以把握现在,而且可以预测和发展未来

D. 应该强调自我概念以及重视个体心理状态及过程的研究

【答案】C

8. 下列哪种教学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

A. 留级制度

B. 按年龄分班教学

C. 降低学历水准

D. 能力分组

【答案】B

【解析】按年龄分班教学的积极意义包括:①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教师可以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全体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前进。②在集体中,学生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交流,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健康发展。

9. 罗杰斯认为,传统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和学习过程的错误假设上的,而非指导性教学则与之不同。据此,他提出了新的假设,如下,但其中有一项不符合罗杰斯的观点?( )

A. 所受到的压力或威胁度越大,改变学习者自我结构的速度越快

B. 大量的学习将主要是通过“做”学到的

C. 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

D. 当某些学习可能需要学习者改变自我结构时,这种学习可能会被抵制

【答案】A

【解析】罗杰斯的学习原则其中一条是: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

10.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分析下面各表述中,有哪一项不确切?( )

A. 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B. 强调将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与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相结合

C. 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生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D. 无

【答案】B

【解析】“非指导性”包括四个基本特征:①它极大地依赖于个体自身的成长,有助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②更多的强调感情因素,而不仅仅依靠理智因素去工作;③更多的强调此时此刻的情景,而不是个体的过去;④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相互接触。

11.造成20世纪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是( )。

A. —元论的思维方式

B. 二元论的思维方式

C. 多元论的思维方式

D. 以上都不准确

【答案】B

【解析】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是困扰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现代教育中的二元论思维方式造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这种根源有着广泛的社会背景和现代科学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