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东北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日本企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对我国公共部门的职业生涯管理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为了使员工能够不断地满足组织的需求,向员工提供组织的职业需求信息及职业提升路线或策略,了解自己的资源储备,并有针对性地开发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活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界定为一种专门化的管理,即从组织角度对员工从事的职业和职业发展过程所进行的一系列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有效结合。具体内容包括提供内部劳动力市场信息、成立潜能评价中心、实施发展项目等。

日本推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通过教育培训的连续性,因人制宜地培养职工成为一专多能、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需要的人才。依照年龄的不同将员工分为四个阶段,对于这个四个阶段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面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发展规划制定的计划对我国公共部门职业生涯管理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国公共部门应该加强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构建起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体系,分层次分阶段的对公共部门人员进行职业生涯计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较低公共部门职工的流失率、强化职工对公共部门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加强公共部门职工的自主研发力,让他们主动加入到公共部门技术的创新活动中,来促进公共部门在专业技术水平上实现有效的提升。

二、思考与分析

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引致高校教师现提前退

广东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5个试点省市之一。近来,不少高校掀起了一股“提前退休潮”,为此有些高校不得不出台措施,暂缓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虽然近日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已经澄清事业单位养老金不会大降,但这未能抹去高校老师内心的疑虑。此前有专家表示,改革有望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可能受影响的是在事业单位工作而又尚未到退休年龄的“中人”。在基本养老金计发上将有“过渡性养老金”这一项。对此,上述高校老师仍表示担心,“过渡性养老金”不能保证自己的退休收入与原来的政策相比不减少。过渡性养老金可能会有“补差”,“补差”部分的资金由财政和原单位共同承担,而学校不是剑收单位,对补贴很可能力不从心。

[1]如何看待高校教师现提前退休的现象?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如何解决“老人”、“中人”、“新人”的退休待遇问题?

【答案】[1]高校教师提前退休说明在广东省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在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出来之前申请提前退休,一是可以享受改革前较高的退休待遇;

二是提前退休后还可以被学校返聘或找个社会兼职,收入也不会太差。

这一现象表面上是薪金待遇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富余的情况下,养老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负担,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地改革,一方面会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使人才的晋升渠道受阻,另一方面不利于建立全社会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2]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败,事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败;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试点政策方案的实施与效果。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可能孤立进行,必须立足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实,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整体出发进行统筹设计。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实是:

①全国基本建立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部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部分地区实行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办法,部分地区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②部分开展试点的省市自治区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建立了地方性的、各不相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正在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同步运行;

③部分地区尚未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实行以单位保障为特征的离退休制度。分析表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应该也不可能孤立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处理好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与机关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系。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考虑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当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并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相配套。自收自支、转制为企业的原事业单位,应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国家财政拨款,继续承担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宜参照公务员待遇,与国家机关实行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事业单位要与机关实行统一的制度,不应当形成新的养老保险“二元制度”结构。

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应高于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在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与企业相比都要优厚一些,其目的是稳定队伍和体现人力资本的价值。具体的优厚办法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建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另一种是公职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高于企业雇员的水平。我国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实行与企业同等的养老待遇计发办法,为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体待遇不降低,应当建立强制的职业年金制度。

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养老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当与其他养老保障制度可衔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当符合城乡统筹、地区统筹、人群统筹和远近统筹的目标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当有利于形成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养老制度,而不能形成无法衔接的、相互分割的制度。因此,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应当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预留接口,以便有利于形成统筹衔接、高效运行的养老保障体系。

[3]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必须搞好新老制度的衔接工作。具体而言,为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需要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和逐步过渡的措施:己经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来的标准和办法支付基本养老金;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实行新制度,建立新机制;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可加发一定的过渡性养老金,保证他们的待遇不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