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879影视评论与写作[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长城”公司的主要创作人员侯耀便主张以电影艺术“表现人生”、“批评人生”、“调和人生”、“美化人生”,影片有《_____》《_____》等。

【答案】弃妇;一串珍珠

2. 影片《巴山夜雨》的导演是_____。

【答案】吴永刚、吴贻弓

3. 1930年,电影中_____与_____“电影皇帝”演唱的《寻兄词》是最早的中国电影歌曲。

【答案】《野草闲花》;阮玲玉;金焰

4.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进入第一个发展时期,在这段时期中,比较有作为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影片公司。(请说出其中三个公司名字)

【答案】“明星”;“长城”;“神州”;“民新”;“大中华百合”;“天一”

5.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影坛上出现了_____、_____、_____等导演的一大批形式新颖的“第五代”影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际影坛将这批影片的问世称为“中国新电影的真正开始”。

【答案】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红高粱》

6. 电影《城南旧事》导演是_____。

【答案】吴贻弓

二、简答题

7. 青年导演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答案】(1)现代意识和冷峻的眼光; (2)艺术上的标新立异; (3)强烈的主体意识; (4)从传统文艺中吸取营养。

8. 战后“灵魂的写实主义”影片创作都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为什么说《小城之春》是“蒙尘的钻石”?

【答案】(1)与战时电影相比,战后电影的一个重大转变,是在视角上实现了由英雄到普通人的转换。如果说战时电影主要是通过对英雄的颂扬来激励人们的民族精神和奋斗意志,那么。战后电影则更着重于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角度来把握历史、探讨人生。不仅如此,战后的电影艺

术家们还在自己的创作中普遍地增加了心理内容的展示,通过象征、抒情、细节营造等手法来实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外化,如《希望在人间》中的人与鸟的交流、《天堂春梦》中丁建华面对一只小小的蜗牛时的复杂感受、《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素芬与丈夫相见的梦境。这一时期,作为与“忧患史诗”相对应的另一个电影创作系列,发展了30年代影评家王尘无提出的“灵魂的写实主义”的美学追求。它们将叙事的重心更多地放在人物灵魂的展示和剖析上,并通过这种展示和剖析,表达出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这类“灵魂的现写实主义”作品包括:《新闺怨》《关不住的春光》《不了情》《太太万岁》《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

(2)《小城之春》属于典型的心理剧。在影片中,费穆以优美、淡雅、精致的电影语言,通过一个普通小家的一次波澜,表现了普通人生中的感情、道德意识,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心理写实主义、完整的散文结构、诗化电影的先河。影片就像一首隽永的诗词,以充满诗性的精致的视听语言,在清淡的风格中传达出浓酪的情慷。它也是一朵凄艳的奇葩,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一片苦涩的茉莉香片。它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宁静、幽远恬淡的审美意境渗入到影片中,形成一种婉转含蓄的艺术风格。当时的一位电影评论者说:“作者将一个5人构成的平凡的故事交给导演,在小小的天地里、寂寞的情调中,处理得如散文一样美丽,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小城之春》的深层含义:实际上反映了人对命运的无奈和人类心灵的某种困惑和迷茫。影片中的人物,不论是章志忱、周玉纹,还是礼言、小妹,他们都既是现实中的人物又是某种象征。《小城之春》公映后,一度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在相当一个时期没有得到公下的评价。直到上世纪80年代,影片才被重新发现,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本片还被海外影评家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小城之春》就像一块“蒙尘的钻石”,随着人们对它的重新认识,定会放射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

9. 文革时期的八大样板戏是哪八个? 应如何看待样板戏电影?

【答案】(1)京剧《红灯记》《沙家洪》《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乐《沙家浜》八个剧目为无产阶级文艺的样板戏。

(2)一方面,样板戏电影运用中国特有的京剧传统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塑造英雄人物,其中不少唱、念、做、打都很有工夫,演员是一流的,演出水平很高,今天看来仍十分精彩。这也是为什么样板戏电影至今仍有众多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当年拍摄样板戏电影的创作人员,都是一些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电影艺术家,他们虽然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约束,但毕竟还是做出了在那个时代他们能做的努力。但是,另一方面,样板戏电影也是在“三突出”创作原则指导下、在所谓的“经验”模式束缚下、在江青的独断专横控制下拍摄的,带有那个时代浓厚的印记。

10.简答摄影中影响景深的因素。

【答案】摄影中影响景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光圈

在镜头焦距相同,拍摄距离相同时,光圈越小,景深的范围越大; 光圈越大,景深的范围越小。这是因为光圈越小,进入镜头的光束越细,近轴效应越明显,光线会聚的角度就越小。这样在成

像面前后会聚的光线将在成像面上留下更小的光斑,使得原来离镜头较近和较远的不清晰景物具备了可以接受的清晰度。

(2)焦距

在光圈系数和拍摄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范围越大; 镜头焦越长,景深范围越小。这是因为焦距短的镜头比起焦距长的镜头,对来自前后不同距离上的景物的光线所形成的聚焦带(焦深)要狭窄得很多,因此会有更多光斑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

(3)物距

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都相等的情况下,物距越远,景深范围越大; 物距越近,景深范围越小。这是因为远离镜头的景物只需做很少的调节就能获得清晰调焦,而且前后景物结焦点被聚集得很紧密。这样会使更多的光斑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因此景深就增大。相反,对靠近镜头的景物调焦,由于扩大了前后结焦点的间隔,即焦深范围扩大了,因而使进入可接受的清晰度区域的光斑减少,景深变小。由于这样的原因,镜头的前景深总是小于后景深。

11.简述“三突出”原则。

【答案】“三突出”是“文革”期间的文艺指导理论。1968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于会咏在《文汇报》发表文章,将样板戏塑造人物的原则归纳概括为“三突出”。1969年在姚文元亲自改定的《红旗》杂志11月号一篇文章中正式规定了“三突出”原则:(1)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2)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3)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原则成为检测和衡量“样板戏”电影和其他“文革”电影创作的标准。

12.《桃李劫》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其在声画结合上有干}么特点?

【答案】作为一部有声片,《桃李劫》成功地运用了有声电影的技巧,音响、歌唱和画面得到较好的结合。它已不再像此前的国产有声片那样,仅仅把“音”与“影”简单地相“加”,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音”与“影”的“乘法”。它第一次把对话、音乐和音响这月个声音艺术要素纳入到整体银幕构思当中,使声音产生推动电影剧情发展的功能。

三、论述题

13.江青是如何全面否定中国电影的?

【答案】江青对十七年来的中国电影事业,从影片创作、队伍建设、艺术教育到发行放映等各方面,给予全盘否定,彻底的砸烂,使电影界遭受到全面的破坏和巨大的损失。

(1)影片创作方面

我国“十七年”的电影绝大多数政治上符合毛主席提出的六条标准,艺术上也达到了一定水平。可是江青利用《纪要》及“文艺黑线专政”论,对中国电影进行了全盘否定。在文革开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国人民所能看到的电影只有《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2)队伍建设方面

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需要,江青对十七年来形成的一支革命的电影队伍,作出了反动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