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安科技大学会计学综合(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之管理会计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全面预算管理
【答案】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的期间内)与经营、财务、投资等价值流相关的总体计划,是公司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和年度计划的细化。预算包括业务方面的预算(如收入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等)和财务方面的预算(如资金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量表预算和资产负债表预算等)。
完整的全面预算通常包括营业预算、财务预算及资本支出预算三个部分。其中,营业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在实务中,全面预算以销售预测为起点,进而对生产、成本费用以及现金收支等各个方面进行预测,并在这些预测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及其附表等预计财务报表,以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杜邦分析法
【答案】杜邦分析法指的是利用集中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它主要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是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的乘积,从而有助于深入分析和比较企业经营业绩。
3. 成本差异账户
【答案】成本差异账户,是指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而另设置的反映各个成本差异的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账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账户。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
4. 复利现值
【答案】复利现值是指为取得将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现在所需要的本金,即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
5. 半变动成本
【答案】半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通常有个基数部分,它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体现着固定成本性态;但在基数部分以上则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呈比例变化,又呈现
变动成本性态。企业的公用事业费,如电费、水费、电话费等均属于半变动成本。
二、简答题
6. “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一个基本理论基础是,这样一个目标可以反映社会经济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因此能实现社会经济财富最大化。”请简要评价这一观点。
【答案】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体现出以下优点:(1)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因为现金流量获得时间的早晚和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2)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股票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未来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3)股东财富最大化反映了资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因为股票价格是对每股股份的一个标价,反映的是单位投入资本的市场价格。
但是,随着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及一些损害利益相关者事件的发生,出现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观点。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观点的持有者认为,企业不能单纯以实现股东利益为目标,而应把股东利益置于与利益相关者(如借款人、国家、管理者、员工、供应商等)相同的位置上,即要实现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但是,也有人认为: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实际上并不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恰恰相反,它是以保证其他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因为企业满足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结果,也增加了企业的整体财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也会得到更有效的满足。在将股东财富最大化进行一定约束后,股东财富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最佳目标。这些约束条件是:(1)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到了完全的保护以免受到股东的盘剥。(2)没有社会成本。公司在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都能够归结于企业并确实由企业负担。
所以,以上的观点是不科学的。
7. 按照作业动因,作业应该如何分类?
【答案】根据作业动因可以把作业分为三大类:
(1)不增值作业。把那些企业希望消除且能够消除的作业认定为不增值作业。
(2)专属作业。把为某种特定产品提供专门服务的作业认定为专属作业。专属作业成本库成本直接结转计入该特定产品的生产成本。
(3)共同消耗作业。共同消耗作业是为多种产品生产提供服务的作业。共同消耗作业又可按其为产品服务的方式和原因分为如下几小类:
③批别动因作业。服务于每批产品并使每一批产品都受益的作业。如分批获取订单的订单作业,分批送运原材料或产品的搬运作业等。
②产品数量动因作业。使每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如包装作业等,每件产品都均衡地受益。
③工时动因作业。工时动因作业是指资源耗费与工时成比例变动的作业,每种产品按其所耗
工时吸纳作业成本,如机加工作业等。
④价值管理作业。价值管理作业是指那些负责综合管理工作的部门作业,如作业中心总部作为一项作业就是价值管理作业。
8. 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你认为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何种地位?
【答案】从管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管理会计学科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看,管理会计人员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成功进行以使用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价值管理,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履行管理会计人员职能和重要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提供客观的信息、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信息也成为企业的竞争力之一时,管理会计人员的作用也就逐渐从辅助性决策支持者转为积极的商业伙伴,通过发现企业持续改进的机会和评价稀缺资源的最佳使用方案而促进企业各种变革的展开。
由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和独立程度不同,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准较高,单位的人事政策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任用和选拔比较重视,管理会计人员在单位中的地位较高,其独立性较强,就有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管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就不利于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因为管理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之下,具有天然的从属性,单位负责人享有独立的人事分配权和劳动用工权,管理会计人员对于“老板”是不具有监督职能的,充其量只具有建议功能。这种情况,严格地讲,虽也表现出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上的缺欠,但主要不是管理会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缺欠,而主要是比管理会计人员握有更大权力的单位负责人道德缺欠造成的。这会导致管理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两难的尴尬地位。
9. 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
【答案】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这一过程是一个广泛引入和应用相邻学科的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学科本身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不断完善、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相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必然推动着管理会计定义不断丰富、清晰、完整,促进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所以,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来看,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觉得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和管理会计以后研究的演变,除了了解过往、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寻找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并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10.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的运用方法及特点是什么?
【答案】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