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师范学院881教育管理学[专业硕士]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戴明所提出的管理过程四环节揭示了哪些规律?

【答案】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管理由计划、执行、检查、修正等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分别为P (plan )、D (do )、C (check )、A (action ),因此管理过程被认为是由PDCA 构成整体、连续循环的过程。这种认识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管理过程四环节的运行规律:

(1)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递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2)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的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

(3)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如图2所示。

图2 戴明环

2. 说明教育经费的涵义及内容。

【答案】教育经费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教育费用,包括国家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事业的资金、各种社会力量和学生家庭及个人直接用于教育的费用。从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收支计划中的性质划分,通常分为预算内教育经费和预算外教育经费。从教育经费的实际用途划分,通常分为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木建设费。我国教育经费的内容主要有:

(1)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

教育财政拨款是指各级政府根据财政预算计划划拨的教育经费。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在我国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2)学费

学费是学生或由学生家长支付的教育费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基本上都是免收学费的。之后,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并要增加学费分担的比

例。由此,学费开始作为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的收取标准主要有:

①一定比例的生均培养成本;

②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承受能力;

③同一学校(或专业)实行同一种收费标准。

(3)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是指国家开征的主要用于发展义务教育的专门经费,由国家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教育费附加自1984年在农村开始征收,首先用于改善基础教育的教学设施。1986年4月开始在全国城乡普遍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十实施义务教育。

(4)企事业单位投资

国家对企事业单位投资教育事业实行鼓励政策。此类投资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缓解了我国教育经费紧张,教育供给不足的尖锐矛盾; 其次,解决了本单位职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为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第二,企业举办的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为企业准备技术后备人才,促进企业工艺、技术更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学校战略规划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学校战略规划是对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和行动路线所做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和安排。其特点如下:

(1)整体性

学校战略规划是做好宏观战略规划、中观策略规划和微观意义上的各部门行动规划,最终把它整合为有内在结构的整体的学校战略规划的过程。

(2)前瞻性

学校战略规划要立足基础、面向未来。它从学校改革和长期发展需要出发,设计明确、可行、有效的发展目标和实施途径,带有非常强烈的前瞻性。

(3)科学性

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要经过环境分析、学校自身条件分析、目标确定、过程规划和模式选择、保障条件规划等几个环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4)可操作性

从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可以看出其内容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完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效能。

(5)协同性

学校战略规划在本质上是一个协同的过程,它把学校共同体的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勾勒学校发展的使命、愿景和目的,共同完成学校发展的大业。

(6)持续性

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要求学校对自身进行系统自评,以此为基础,根据学校

办学目标和社区需要制定、实施、评价、修订规划。

以上六点即是学校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在制定和实施学校战略规划时,要了解其特点,尊重其特点,促进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

4. 如何看待不同类型的教育行政体制?

【答案】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问的职权划分等构成。以下是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

(1)集权制与分权制

①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机关,其下属地方政府和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一切措施都必须以中央制定的法令和指示为准。在教育上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突出代表是法国。

②分权制是指下级机关和地方政府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完全的独立权力,中央政府对其在权限内的事项不加干涉。实行分权制的典型代表是美国。

③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与分权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有利于教育政策的统一,有利于统筹全局、规划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便于调节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有利于统一办教育的标准,保持全国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但教育行政上的集权制又极易使教育行政管理缺乏弹性,难于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也常束缚下级机关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b. 教育行政上的分权制最大的长处在于,可以使教育行政管理具有弹性,避免一刀切,因地制宜地发展教育事业,可使教育适应各地的实际需要。权力保留在地方,还可以充分发挥地方、下级机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权力过于分散,会带来对教育事业在领导与管理上的政令不统一,地方各行其是等问题,以致造成教育发展上的盲目混乱、教育行政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2)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

①首长负责制是指由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和责任,由一人承担的制度。或者说,是由一个人负责从上级那里承担任务,向上级汇报工作并全权指挥下级和处理下级请示的问题的制度。

②合议制就指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由集体承担的制度。或者一说一个集团中凡重大事项需经集体协商,才能作出决定的制度。

③首长负责制与合议制各有利弊

a. 教育行政上的首长负责制的优点在于,教育行政领导与管理的责任明确,职权集中,便于统一指挥,效率较高。其弊端是,教育行政职权集于一身,易出现独揽大权、滥用职权的现象。其教育行政效率又往往受制于首长个人的知识能力。

b. 教育行政上的委员会制的主要长处在于,在决策上能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合理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