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英语阅读整体教学法的研究

关键词:阅读理解,整体阅读,图式理论,高中阅读教学

  摘要

  对于阅读的重要性人们早已达到共识,英语阅读尤为重要。虽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取不同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各种强化训练,但收效均不佳。这种"高耗低效"的现象极大的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严重地困扰着高中的英语教学。问题在于:阅读的目的仅仅是教师借助语言材料死板地传授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学生也只简单、机械的接纳和记忆这些基础知识。这种把词汇和语法知识从文章中分离出来进行孤立记忆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整体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得"见木不见林"。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不仅要学习指导阅读的理论和学习策略,更要积极将其运用实践以指导教学,从而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阅读过程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由于受心理学、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影响,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争论、最终得到发展和完善的漫长的过程。传统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对书面语言进行机械地、简单地译码过程。古德曼(Goodman)和其他理论家对此提出批评,他们认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心理猜谜活动"是一种相互交流的过程(Carrelletal,1998),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是"相互交流"都离不开读者的图式知识。事实上,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是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Widdowson,1990)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努力帮助学生搭建既存图式与新图式的桥梁,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阐述了图式理论的建立,阐明了图式理论的意义,对比分析了图式理论和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如何激发学生运用图式知识来提高阅读效率。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中学英语整体教学法"的具体内涵和操作,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认为"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法"是克服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共由四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由于教师对阅读理论缺乏了解,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错误引导,导致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极差。作者提出构建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法的意义。 第二章理论回顾:共由四部分组成:(1)中国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重点讲解语法词汇,学生机械记忆教师所讲内容。其实,语言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掌握语法要点而且更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2)图式理论越来越受到关注。Carrell研究证明图式理论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非常有用。(3)依据理论研究,整体阅读教学的模式博采各种教学法所长,强调语篇的整体内容和意义。教师是各种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评判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实际操作者,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4)整体阅读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第三部分:实验过程 为了证明整体阅读法和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作者首先对所在区351名教师作问卷调查。问卷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否以句子教学为中心,二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否以讲授法为主。问卷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注重词汇句法讲解而忽视语篇学习和阅读方法指导,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差。作者在两个教学班之间做了实验: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而另一个班采用整体阅读法和图式理论进行阅读教学,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整体阅读教学注重语篇分析、阅读中不断激发学生运用图式知识来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章:总结:中学英语阅读整体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语篇分析、图式理论和交际能力。它强调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教他们背景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运用图式知识来提高阅读能力。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了此教学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